狂歌
2013/1/7 点击数:1461
[作者] 清馨拂台
[单位] 清馨拂台
[摘要] 香山和龙门山,东西对峙,岩石壁立,犹如一座气势雄壮的天然门阙,护卫着隋唐都城洛阳。轻波荡漾的伊水滚滚北去,两山间翠柏郁郁葱葱,从北魏到大唐建筑的石窟造像,规模宏大,像蜂窝一样布满山岸。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万佛洞,灵岩寺,潜溪寺,奉先寺和香山寺,相间交错,建造奇丽,大唐气象扑面而来。而西山绝壁间,悬垂的瀑布如珠帘悬挂,水花飞溢;浪花翻滚的伊水中,片片白帆远游其上,人间仙境,莫若龙门。
九
香山和龙门山,东西对峙,岩石壁立,犹如一座气势雄壮的天然门阙,护卫着隋唐都城洛阳。轻波荡漾的伊水滚滚北去,两山间翠柏郁郁葱葱,从北魏到大唐建筑的石窟造像,规模宏大,像蜂窝一样布满山岸。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万佛洞,灵岩寺,潜溪寺,奉先寺和香山寺,相间交错,建造奇丽,大唐气象扑面而来。而西山绝壁间,悬垂的瀑布如珠帘悬挂,水花飞溢;浪花翻滚的伊水中,片片白帆远游其上,人间仙境,莫若龙门。
李白随杜甫和元丹丘居于香山寺有些日子了,对龙门山凿山导伊流,千龕道傍古的自然奇观,赞为观止。这天,李白应香山“九老”邀请,宴席之中赋诗纪胜:
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日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
五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吟罢,李白端起一杯酒一饮一尽。沉醉中,眯起凤目直直地盯着杜甫,那意思再明白不过。杜甫在诸公的喊声和掌声中,略作沉思,举头望着对面的奉先寺大佛像,高声吟唱了一首《和龙门晚景诗》。
公元七百四十五年的深秋,李白出洛阳,过黄河,穿古道,踩着满地黄金叶,游历到了梁园宗嫌之家。宗嫌十年前曾在南阳许府读书,勤奋好学,手不释卷,李白热心指点,宗嫌才智聪明,印象极为深刻。他的祖父宗楚文,是女皇武则天的外甥,因为这层关系,宗楚文官居中书令,后来因与睿宗结怨,家产抄没,逐出长安。玄宗继位大赦天下,宗氏一门重见天日,返还了部分产生。梁园迁居开封城北。
宗嫌有个姐姐,自小喜欢诗词歌赋,尤其喜欢李白的诗词。一次姐弟两个闲聊,谈起诗文,姐姐说李白的诗,有如金翅壁海,香象渡河,天真纵逸,既溶于笔墨之中,又溢于诗词之外,古往今来,堪称奇迹!今天李白突然造访,她见到这位向慕已久的诗仙时,这个仍待字闺中的才女,不禁怦然心动。
宗嫌的姐姐是个苦难的女孩子,父母早逝,为了这个家,作为长姐,她含辛茹苦把弟妹带大,如今岁月虚抛,弟妹都已成家,她年近三十,虽情如衔春的芳草,却依旧知音难觅。她知道李白妻子过世多年,至今仍孤身一人。虽说已经年近五十,长髯飘飘,却苍颜古貌,英气逼人!想到这些,宗姑娘便有些意乱神迷,惶惶不安。
为了驱除内心的繁乱,她走进了厨房,心里想着要亲自动手为弟弟的客人,为才德并茂的诗仙做一桌好菜。正忙碌着,不经意间弟弟宗嫌进来了,见姐姐诧异地望着自己,便一把将她拉到厢房中。这个姐姐一手带大的弟弟,心地善良,头脑聪明,虽然已经初为人父,但凡事仍处处离不开姐姐,心里想着姐姐,疼爱着姐姐,他腼腆地对姐姐笑笑,匆匆说道:
“姐姐,你在家安排人陪好太白先生,我去去就来...。”说完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宗嫌把刚刚回家省亲的草圣张旭接了过来,两个老朋友相见,喜不自胜!三人推杯换盏,喝了好一阵子酒,也许酒劲过于猛烈,不胜酒力的宗嫌进了卧室,桌上热气腾腾,却只有张李两人,张旭望着相向而坐的谪仙人,想着自己应请之事,心下实在有些拿不准,然朋友所托,又是成人这美,何乐而不为呢?便开口笑道:
“太白先生,张旭有一言敬问,还望谪仙人笑允。”
“呵呵!酒仙书圣有何吩咐?请说来听听。”
“你我长安相交不离,情深谊长。老夫说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哈哈,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哟!”
李白心下颇为疑惑,他见张旭这般神神秘秘,心里似乎有些感觉,也就放胆一言“愿闻其详!”
“好!太白先生失侣后,至今未曾续弦,宗嫌姐姐,人品端庄大度,娴熟聪慧,通音律,善词赋,才情亦足以与你太白相配,老朽欲与你们作媒,促成一椿好事,不知尊意若何?”
张旭一席话,在李白心中掀起重重波澜,望着杯中晃动的美酒,许氏远去的身影,宗姑娘娇好的容颜,自己颠沛的人生,一双儿女孤独无依的生活,一齐浮上心头!借着酒劲,李白轻欣喜地回应道:
“老哥哥,我李白这般贫困潦倒,怀经济之才不能有益于当世,抱和氏之璧不复哭于荆山,路经梁园,还能领受您和宗氏兄弟如此厚爱,感慨于心。姻缘之好,实出李白意外!布衣贫寒,无养家之能,愧对贤女子情意,惟有举芳樽,敬告天地,琴瑟和鸣,不离不弃;倘若失言,李白枉为世人!”
“呵呵!太白先生言重了,梁园相遇,天意之作。来来来,重新置酒,请宗姑娘与太白先生相见!”
稍倾,就听到一串琼琚响声传进厅堂,只见两个丫头陪着满脸绯红的宗姑娘,从厢房里款款走来。平日里的宗姑娘,象一面秋月,象一潭秋水,澄清而沉静,今日却如青塘翠莲,浪花朵朵,玉柳春莺,娇羞如月。宗姑娘此时此刻,心里噗噗乱跳,羞得头都抬不起来,李白慌忙站起来,对着宗姑娘一揖,轻声说道:
“李白问候贤妹...。”
低头不语的宗姑娘,向李白偷偷望了一眼,连忙含笑答道:
“先生来梁园,全家人无不欢喜...
阵阵笑声里,热腾腾新置的酒席端了上来,整个梁园都沉浸在温馨和煦的喜庆氛围中。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婚后不久,李白便携宗氏离开梁园,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生活。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有家的感觉是温暖的。李白夫妇两人以梁园为中心,浮洞庭,历襄城,上庐山,玩金陵,游扬州,赏牡丹,逛龙门,爬嵩山,登泰山,南游安徽,江渐。后来,又北游幽州,燕京,西入山陕,观壶口瀑布,拜谒黄帝陵,57岁那年李白只身重游江南各地,访旧日朋友故交,写下无数传世狂歌之作。
恣情快意的诗人,虽行踪遍及华夏,始终放不下“不屈已,不干人”的个性,也难忘“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人生宏愿!却终究“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生活始终有些窘困。
公元762年的中秋节,格外热闹。李白这年62岁,在经历了一场大病后,身子明显好了些,就嚷嚷着要到洞庭湖中去赏月,老妻宗氏拗不过他,心里也着实痛着这个谪仙人,便依着老头子所愿,和船夫三人带着一坛好酒,划着一叶小舟,悠悠荡荡向着洞庭湖内的君山飘去......
中秋月圆如盘,月光如银,散满洞庭湖水。湖面上湘楚文人吟风弄月,客家游船上歌声悠扬,欢声笑语不绝如耳。湖上中秋景色旖旎,水中月色五彩缤纷,诗仙李白赏月品酒,放声吟唱,他不时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又低头瞅瞅水中的月亮,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亮?李白问老伴,问船夫,酒至半醉时,李白独立船头狂啸一声,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这时,一个浪花滚过来,湖中的月亮打成了碎片!醉酒醉人,醉心醉眼的李白,眼睁睁看着月亮要沉入湖水,谪仙人没来得急多想,没来得急跟老伴叮嘱一句,只见他挺起高昂的头,振身一跳,跃入波光鳞鳞的洞庭湖,跃入他魂牵梦萦的圆月里。
水中的李白,依旧保持着捞月的英姿,不呼喊,不慌乱,仿佛朝着他梦里的故乡,诗中的田园,酒中的王国,一路吟唱,一路长啸着奔去!
这真是:
颠沛流离六十载,
风雨雪霜苦中煎;
诗酒伴月酿佳话,
狂歌长啸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