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立人慢慢成长

2012/3/4   点击数:452

[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

[单位] 立人乡村图书馆

[摘要] 我在立人工作快两年了。可回首这段经过了的日子时,觉得自己收获不小,我很感谢立人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慢慢成长。

[关键词]  孙世祥图书馆 会议手册 公益机构



我在立人工作快两年了。可回首这段经过了的日子时,觉得自己收获不小,我很感谢立人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慢慢成长。

刚来立人时,看着立人大部分义工都是大学生,甚至有硕士、博士。而我自己仅仅只读到高中,便觉得自卑不已,于是不敢写博客,怕写出来被人笑话。如果有记者采访我,问我来立人之前是做什么的?每当问到这里,我那根自卑得过于敏感的神经就会被触动。于是我很想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来立人之前,我只是一个卖床上用品的小贩,尽管每天能挣个一百多块钱,老公再打打工挣点,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我很不敢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我怕人家会想:“哼,一个卖床上用品的,居然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做义工,你够格吗?”可我偏偏是个不会撒谎的人,于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来立人之前我是卖床上用品的。”回答完这个问题,我往往脸上会发烧好一会儿,心想,要是我也是一个大学生该有多好啊!那样我就会很自信地说:来立人之前我刚大学毕业,或者告诉记者我从事过哪样哪样体面的工作。这样一想,自己便又自卑不已。就这样,我在立人孙世祥图书馆做着管理图书的工作(为学生从事着借还图书的服务),我和学生相处很融洽,也推荐了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图书给学生读。使一些学生因此爱上了阅读。记得一次,一个学生对我说:他每天都坚持写对人物的观察日记,将来想写一本书,想以这日记作为材料。还有,他最大的梦想是将来能上牛津大学。我说:“只要你坚持,一定能实现你自己的愿望,说不定我都会被写进你将来的书里呢?我就等着你有一天将你已经上牛津大学了的消息告诉我了!”听了我的话,他笑了,笑得很开心。到现在,这个学生已经上高二了(那时他刚刚上高一年级),成绩也一直很好,一直是级部四五名。很喜欢阅读。

就这样,我在孙世祥图书馆工作了半年后,迎来了立人一年一度的“年会”。那次年会在成都举行,对于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花了两天的时间才从巧家赶到成都。会议第一天下来,我在那本会议手册上随意写下了这样一串文字:看着他们写的(指其他义工写的文章),听着他们讲的(指在会议上他们的发言),我觉得自己无所适从。会议手册被我随便放在枕边的小桌子上,没想到这串文字被同室的同仁卢云珍看到了。她问:“这上面的字是你写的吗?”我说是。她说:“不要自卑,你还年轻,尽管你的文凭没他们高,但这不是问题,你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我说;“好。卢姐,我记住了你这句话!”说真的,在那个时候,听了她的话,我甚至有些激动,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她最了解我。接下来的的会议,我的心情轻松了好些。尽管心里有些紧张,但我还是举手发发言。也是想借此机会锻炼锻炼自己。因为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做生意时我知道话不能说太多,也不能说太少,若果话说多了,人家会觉得你是在吹牛,你卖的东西根本就不好;如果话说得到太少,又往往留不住顾客,做不成生意,为此,我就会说得恰到好处,于是来立人前我的小本生意做得还算不错;来立人后,我也知道该怎样与学生沟通。但如果我面对的是一个官,或者是一个很有修养的知识分子时,我就不知到该怎样去沟通了,加上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与人家说着说着我就不知道用普通话该怎么说了(我家乡的人平时都说方言) ,于是面对这样的人时免不了又会生出几分紧张的情绪。或者当着太多的人发言我也会很紧张,这就是我的不足之处。

那次年会结束回来,我试着写了第一篇博客叫《难忘的初恋》,自我感觉不错,于是便大着胆子将它发表在立人网上。后来,李英强在博文后面评论说“开五也是写文章的高手哦。”卢云珍也评论说“开五,你的文笔好美。”还有其他的人也发表了评论。我很受鼓舞,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写博文。后来我接着写了《我在立人图书馆做义工》和《飘落的雀梨花》。没想到这三篇博文后来都在巧家旅游网上出现了。这对我来说算是小小的成就吧。

去年再参加年会时,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可以很随意地举手发言,而不再紧张了。如今,如果有记者再问我来立人之前是做什么的,我还是会很真实的回答说:“来立人之前我是卖床上用品的!”只是我回答过之后我相信我的脸不会再发烧。因为,这本来就不可耻,是我人生中很真实的一份,应该值得珍惜才是。为什么要脸红呢?好了,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经过了在立人孙世祥图书馆工作的这些日子后,我不再自卑,阅读和工作让我明白:后天的好些不足都是可以克制和弥补的,不值得害怕。如今,当我再面对一个官,或者一个在我看来同样很有修养的知识分子时,我不再紧张。我觉得既然我已经跟他坐在了一起谈话,那么我是个人,他也只是个人而已,我又有什么好紧张的呢?写到这里,如果让我诠释立人,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立人,就是让人看到希望,有耐心让人慢慢成长为一个不自卑的有生存能力的正常人的公益机构。

原文连接:http://www.xctsg.org/archives/2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