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立人第一事:出诗集
2013/10/5 点击数:3735
[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
[单位] 立人乡村图书馆
[摘要] 按照我们立人的传统,离开时,要写一篇告别文章,关于为什么离开立人,大致如下:猛回头,我发现自己已经在立人工作了三年,直觉告诉我,趁着年轻,应该多去尝试其他的事情,多去锻炼自己,两个月前,我在微信圈是这么写的:到今年十月份,我在立人工作就满三年了,我决定在三周年来临之时,正式离开立人。2010年10月我加入立人,做志愿者做推广专员做运营做传播,转眼三年就要过去了,来立人的时候是年龄最小的LRer之一,现在已经加入最老的LRer行列了。
按照我们立人的传统,离开时,要写一篇告别文章,关于为什么离开立人,大致如下:猛回头,我发现自己已经在立人工作了三年,直觉告诉我,趁着年轻,应该多去尝试其他的事情,多去锻炼自己,两个月前,我在微信圈是这么写的:到今年十月份,我在立人工作就满三年了,我决定在三周年来临之时,正式离开立人。2010年10月我加入立人,做志愿者做推广专员做运营做传播,转眼三年就要过去了,来立人的时候是年龄最小的LRer之一,现在已经加入最老的LRer行列了。时间久了,渐渐会察觉自己人生经历太过单一,视野狭窄,思维日渐固化,这是一种可怕的成长瓶颈,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去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接触不同的工作领域,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终有一天,我是要回到NGO的,希望那天,能够来一个华丽丽的The Return of the King 。在立人三年,非常开心,谢谢这段人生际遇。
决定离开立人后,有朋友问我接下来想做什么,我说写诗,当然不是什么正事都不干了,专门写诗,我的意思是出一本诗集。关于职业我是计划去企业做事,我觉得有情怀的企业一点不逊于NGO,大量的负面新闻否定不了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就像大量的负面新闻否定不了政府、NGO的积极作用一样)——这个不展开说了,现在,我想谈谈我和诗的故事。
我曾经幼稚的认为,真正的诗人一定是李白那样的,情之所至,提笔就能写,张口就能来,一字不改,即成传世佳作。这个标准限制了我很多年,虽然我读了很多诗,写了很多诗,喝酒高兴了也总爱朗诵诗,有时候也常常笑称自己是诗人,但我在内心最深处,一直不敢以诗人自居,诗人太神圣了,如从天降,口里说的是天上的话,如我平庸,哪里称得上是诗人呢?
我到底是不是一个诗人,以“笔落惊风雨”的大诗人李白为参考,我简直羞愧死了,不值一提,但是,多看看一些现代诗,我就皱眉,我就悲伤,我就叹息,我就感觉自己是诗人,尽管和很多优秀的现代诗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的过往,我的性情,我的作品,都在证明我极可能是个诗人,黄袍加身,我逃避什么呢?
今年七月份,参加立人大学广州游学班,和九零后的朋友一起读诗,写诗,很幸福,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说:书奇,你是诗人,不要狡辩了,不要谦虚了,不要怀疑了。立大的一个朋友跟我讲诗人王海桑的故事,说他大一开始疯狂的迷恋上了诗歌,为了诗歌卖过数十次血,父母辞世,女友离他而去,终于大彻大悟等等,这让我唏嘘不已,背脊冒冷汗。回想我当年因为人生意义问题走火入魔,上演过自杀的独幕剧,差点一命呜呼,好庆幸,还好我不是因为诗歌,否则按照我性情以及对诗的苛刻标准,铁定是死定了。说实话,我不太赞同为了写诗,为了艺术,为了创作,上演各种人间悲剧,我觉得有多大才华,发挥出来就行了,不要为难自己,“为艺术而艺术”这种想法本身很可疑,我甚至觉得这是缺乏天赋的表现,就像为恋爱而恋爱,是下等的恋爱一样,虽然,也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找到心仪的姑娘,但想一想,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我写诗是自然而来,和打雷要下雨差不多,我虽然也写东西,但对写东西的事情并不热衷,觉得唧唧歪歪,绣花一样,麻烦,但对写诗是个例外,诗是凝练的语言,不恋战,一招致命,即便是长诗,也是一条河,奔流到海不复回,不是泥沼一片。诗歌于我,如同一剂药,有病的时候我就赶紧吞下;如同一坛好酒,遇到有缘人缓缓拿出;如同无力时的挣扎,当不了英雄,但永远、必须、绝对不放弃逞英雄。
总之,诗歌不是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有趣一点的手段,用许三多的话说“好好活,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目的。
辞职后有了大把时间,我问自己最想做什么事情,排列了很多,但位居榜首的念头居然是写诗,跟着内心走,勇往直前,死不悔改,这是我的性格,既然如此,那就写。九月份,我来到了四川某小县城的朋友家,开始整理自己的诗集。感谢上帝,终于完工了。第一本诗集,收录了这三年零零散散写的一些作品,加上最新写的,共131首,有些还是不满意,稍后会删到100首。
一直比较喜欢纸质的东西,昨晚和好友电话聊,计划要印刷一些诗集赠送朋友,就像八十年代的诗人以油印小册子,或者聚会朗诵发表诗作一样。今天突然想起海桑,就上网想多了解一下,海桑的诗,值得一读,他最好的作品不是“走火入魔”追求写诗歌时写的,是在正常生活之后写的,诗集叫《你是我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海桑曾经自印了一千本诗集,狠多都送人了,出版人老六感叹说:“书不应该总是白送啊,白送的书(还是诗集)有谁看呢?书只有卖出去,才能成其为书。诗只有更多的人读出来,才能成其为诗。”
我仔细想了想,也是,我也不送了,诗很珍贵,不是苹果。稍后预售诗集,欢迎大家下单购买。
把我的诗集,装进你的口袋,收藏了什么,什么就是月光宝盒,等头发花白,我们回顾往昔,有一段岁月,与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