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业而恨,为职业而爱——记图林“大虾”程焕文

2007/7/4   点击数:39

[作者] 新华书目报

[单位] 新华书目报

[摘要] 程焕文,何许人也?著名的图林博友——老槐在一篇博文中说,“程先生应该是全国最忙的大学图书馆馆长之一,也是年青一辈中学术头衔最多的教授之一。中大信管系‘独立’后,程又担任了系主任,挑起了振兴图书馆学教育南方重镇的任务。”这是对程焕文在图林的地位很好的概括,但是对于程焕文本人,估计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然而话到嘴边,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就有这种感觉:当他站在台上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信手拈来的时候,你觉得他好像很平易近人,很好相处;可是当你走近他的身边,与他面对面的时候,却突然感觉你与他之间好像隔着千山万水,遥不可及。“程老师,我觉得你给我一种特别强烈的距离感”,夜里9点多,好不容易等到他主持完一场讲座,在办公室的座椅上靠下来,笔者就乍着胆子开门见山地说。

[关键词]  图林 图书馆事业



为职业而恨,为职业而爱——记图林“大虾”程焕文

程焕文,何许人也?

著名的图林博友——老槐在一篇博文中说,“程先生应该是全国最忙的大学图书馆馆长之一,也是年青一辈中学术头衔最多的教授之一。中大信管系‘独立’后,程又担任了系主任,挑起了振兴图书馆学教育南方重镇的任务。”这是对程焕文在图林的地位很好的概括,但是对于程焕文本人,估计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然而话到嘴边,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就有这种感觉:当他站在台上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信手拈来的时候,你觉得他好像很平易近人,很好相处;可是当你走近他的身边,与他面对面的时候,却突然感觉你与他之间好像隔着千山万水,遥不可及。“程老师,我觉得你给我一种特别强烈的距离感”,夜里9点多,好不容易等到他主持完一场讲座,在办公室的座椅上靠下来,笔者就乍着胆子开门见山地说。

采访程焕文其实需要克服心理上很多障碍:并不是因为笔者胆怯,作为一个学新闻出身的人,在进入传媒这一行业之前,已经预知了要面对很多难以面对却必须面对的挑战,这个心理准备是早就有了。而做记者的这几年里,也曾面对拒绝、冷漠甚至羞辱,都能够坦然以对。然而对于采访程焕文的那一份怯意,大概源自于对他博学多识的才华,快意人生、率性而为的行为方式以及卓有远见的钦佩。正因这种钦佩,而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浅薄,怕在他的面前露怯,所以才会在面对程焕文的时候,心里发虚。

然而还好,大概对于后辈,程先生尚不至于苛责。对于笔者的问题,程先生总是详细地回答,详尽地阐述。所以,与程先生的访谈,笔者斗胆地以为,也算是“沟通无障碍”吧!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老槐曾经说过程焕文是图林的“侠”,武艺高且行事不落俗套。记者深以为是。老槐认为程是图林中杨过式的侠:有一身好功夫与侠义心肠,与众多顶级高手有师缘,却常被当作门派的逆徒,介乎于得志与不得志之间。但笔者以为,如果要拿一位小说中的人物来形容程焕文,大概最相近的要算金庸小说中的“黄药师”了,因为他身份既如黄药师在武林中自成一派之宗师,行事也颇有黄药师亦正亦邪的风格。

程焕文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丑陋的现象和人或事,他总是第一时间“揭竿而起”,在博文里痛批一番。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则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关怀。对于高兴的事,他会毫不顾及地哈哈大笑;对于生气的事,他也会愤懑不一,甚至不忌讳骂粗口。他可能会对人很冷淡,也可能会对人视而不见,但是他不会在对着你笑的时候,心里想着如何算计你;也不会在嘴上把你夸成一朵花,其实心里却以为你什么也不是……看看程焕文的博客,就能深切体会什么叫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今晚与刚刚驾到的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系主任范教授并思兄在中大中区的贵宾招待所黑石屋海侃两个多小时,一天的疲劳似乎化去了大半。中午,一群香港的耆英校友前来中大拜会专程从美国前来斋主(程焕文的书斋名为“竹帛斋”,博客也是以此命名,因此他在博客中常以‘斋主’自称)处写回忆录的邹鲁校长的公子邹永先生,闲谈国民党史,趣闻轶事不少。昨天晚上,设宴答谢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于良芝教授,同时为专程来广东调研公共图书馆的苏州市图书馆馆长邱冠华先生一行接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醇先生等一起同乐,讨论流动图书馆相关事宜,亦有裨益……”这是从程焕文博客上摘下来的一段文字,程先生好客之情可见一斑。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木棉始终在演绎着康乐园的如歌岁月,昭示着导师们的伟岸生命。在这木棉绽放燃烧的时刻,触景生情,学生不禁要为九泉之下的导师陈胜粦教授默默地吟唱一首客家山歌——《师恩如海》,以缅怀导师的教诲,感念导师的恩情,寄托学生的哀思:

你的灯光为我而亮,你的鬓发为我而白。

你的岁月为我而流逝,你的生命为我而存在。

你的微笑是美丽的梦,你的关怀是质朴的爱。

你的讲述是一把人生的钥匙,你的字迹是一串明天的路牌!

师恩如海,师恩如海,千万里路程总有你与我同在!

师恩如海,师恩如海,千百次回首总是你那宽阔的讲台!”

——这是程先生所做的一篇怀念导师博文的节选,其中深情感人肺腑。

“整天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打交道,难免会有点‘审美疲劳’。尽管如此,拿图书馆来搞笑一下,也是相当不错的调节。国外的馆员们经常画一些与图书馆和阅读之类有关的漫画刊登在期刊上,或者帖在图书馆某处,于是总能带来不少的专业精神愉悦。现在时兴Flash之类的搞笑,其中‘YouTube’中有关‘图书馆忍者’(Library Ninjia)的系列搞笑短片,比较好地展现了‘图林’的各种绝顶功夫,颇具解乏的功效,所以,斋主时常会去遛跶遛跶,找找乐子。看官:如果你有点疲劳的话,不妨去看看图书馆忍者的精彩表演,免收门票!”

——有人说,每天接触的都是图书馆的东西,好不容易有点私人时间,愿意在博客上写写、看看、聊聊图林以外的东西,但是程先生以为,既然每天面对的都是图书馆的人或事,为什么不在博客中将图书馆工作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主题呢?于是,就有了类似于以上这段程焕文式的幽默。

以上是程先生柔和的一面,下面的则是程先生枪炮齐鸣的一段:

“……比失明和失语更可怕的是失忆,又瞎又哑又痴呆简直就是个废人。可是,图林之中偏偏有很多这样的废人,这样的废人又偏偏著作层出不穷,层出不穷的著作又偏偏跟不上2.0的步伐,进而连图林博客排出来的污水都不如。真是可悲呀。可是,图林之中偏偏还是这帮废人在著书立说,搞得图林遍地都是狗屎,臭烘烘的!

废人们:请你们别再浪费祖国发明的纸张!请你们别再糟蹋神圣的学术图林!”

……程先生把图书馆工作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来经营,就连作为休闲娱乐的博文写作也篇篇不离图林。由于程先生的博文都是即兴之作,而程先生又是心中有话必得一吐为快的性情,所以有些文章遣词造句词锋往往会过于锋利。程先生知道这样会伤到一些人,因此事后觉得不妥往往很快将那些文章撤掉。经常“光顾”程先生博客的博友们都会知道他博客中时不时会出现的“坑”。

记者曾经问过程先生,这么一个大忙人,每天忙工作都忙不过来,还有时间写博文吗?何况还是篇篇精彩。程先生笑答,博文都是在有感而发时一蹴而就,并不费事。倒是时过境迁,有时间慢慢写的时候未必能像当时写得那么顺畅。因此,有时候回过头看看当时写的东西,会觉得很有意思。

好馆长“心经”

辗转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程先生的一句话:是人都可以做图书馆长,是人都不做图书馆长。这句话大概道尽了程先生对于图书馆馆长这个工作的矛盾:作为把图书馆工作作为事业来经营的程焕文,他将所有的热情都投注到这份工作中去。而同时作为一个这么性格的图林“大虾”,面对图书馆界当前种种不如人意的现状,程焕文又忍不住痛心疾首,所以才会常常言词锋利。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戴龙基先生说图书馆最重要的是服务和管理。程先生以为所谓图书馆的管理,其实就是馆长的理念。很多人说程先生此话大而空,但是程先生以为他的理念很实在,那就是剥离图书馆一切的繁文缛节,回归最本质的本源——服务。程先生极其反对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对自己的“学术”定位。程先生认为,图书馆就是一个服务机构,不需要考虑什么学术研究。

程先生极其反对图书馆进行技术研发,除了特色数据库之外,程先生认为所有的自建数据库都是没有价值的。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一件不是自己本职工作、而且有没有优势的事情,是愚蠢的行为。程先生反对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图书同质化问题很严重,一个差不多的数据库,小图书馆也可以拥有与大图书馆一模一样的资源。

为此,程先生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然而程先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程先生说自己决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总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程先生常常会思考,寻找比别人更好的方法。因此,程先生在如何当好一个馆长问题上的思考,也非常与众不同。

当好一个馆长很不容易,程先生以为作好一个馆长,首先要对图书馆事业抱有高度的忠诚,将之作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中心。其次,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图书馆内部业务的开展上,因为这些工作可以让图书馆管理团队来完成。馆长应该对图书馆发展的大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方向错了,所有的工作都将是无用功。此外,程先生以为做好图书馆馆长,更多应该关注的其实是处理好图书馆与周边的关系。图书馆馆长只有做好公关工作,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为图书馆工作服务。程先生介绍说,国外很多馆长很少待在图书馆里,而是像社会活动家一样,与社会相关资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程先生常常对图林一些看不惯的现象“口出恶言”,并且还说做学术不能温文尔雅,但实际上程先生比很多人能更快地接受新生事物。与很多图书馆人士不同,对于IT界的技术服务商们,程先生更多的是欢迎合作的态度。程先生以为,图书馆常常害怕技术服务商将自己的资源数字化后,会取代图书馆的地位。其实不然,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就是资源,只要拥有资源,尤其特色资源,图书馆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程先生以GOOGLE举例说明,之所以GOOGLE天天上赶着哈佛大学等著名图书馆,就是因为他们的资源丰富。所以,图书馆不需要对技术服务商们抱着“狼来了”的态度,而是应该打开门做朋友,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服务。

另外,程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图书馆应该保存一切有字的纸片”,这句话曾经遭到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保守。但是程先生却以为,所谓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源,决定因素就是纸本的保存。收集一切有字的纸本很困难,但是保存好图书馆现有的纸本却完全可以做到。除了已经损坏了实在无法利用的地步,图书馆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剔旧的规则。程先生说:“现在他们可以笑我保守,但是10年、20年之后就会轮到我来嘲笑他们”。

真实地存在——程焕文访谈录

程焕文的精彩,没有与之面对面交流的人很难有深切的体会。在此摘录一些与程先生聊天的只言片语,希望能够把程先生的风采展现一二,则余愿已足。

记者:您在图林界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您的所言所行,尤其是您的博文,吸引大批拥护者的同时,也会有不少“板砖”向您拍过来。这是为什么?

程焕文:很多人觉得我很张狂,有时候觉得我非常无理。

记者:您觉得您是一个无理的人吗?

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整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实际上已经有问题了,如果有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与这种有问题的价值观念及取向不同的话,大家就都觉得这个人有问题。但是我不觉得我有问题。因为我的观念和理念用在实践中,结果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好的,但是很多人还要说我的东西不行——当然也可能放在别的地方不行,——但是没有用过我的东西为什么说我不行。以前我们唱高调时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我的理念已经被实践检验了是对的,你还要跟我较劲,那我骂你几句又怎么着呢?

记者:您是一个情绪很透明化的人吗?

程:我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果干什么都不敢说真话,那这个人活得实在是累。尤其是在博客里。博客本来就是很自由的,所以我的博客都是有感而发,真实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想法。所以我在博客中说的很多话,其实是不能拿下来说的,不然会把很多人都气死。不过我这种个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不喜欢,认为我不够圆滑、不懂世故、没有风度、小器。但是从学术的层面来说,如果大家都是心平气和的,个个都对别人毕恭毕敬,学术是做不起来的,更没法往前走。

记者:您曾说很多人认为您很“严厉”,是因为您对学生和馆员的管理太严格了吗?

程:我觉得管理是这样的:未定之前,大家可以一起商议探讨,一旦定了,而且是对的,就必须坚决遵守。有的时候的错误是不能容忍的。

记者:但是让人评价为“严厉”,是不是说您有点“过”了?

程:其实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心肠其实是极其友善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事情是做不下去的。我虽然对馆员和学生很严厉,但我也真诚地关心他们。馆长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给予馆员和学生人性化的关怀。这很重要。

很多人说我爱这个爱那个,很多名堂。其实我觉得我做好这个工作的诀窍,就是“忠诚”。

记者:“忠诚”?

程:你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度决定了你的工作能够做到多好。很多馆长做不好,是因为忠诚度不够。

记者:也不完全是忠诚度的问题吧?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吧?

程:不不不,我觉得忠诚度很重要。现在在任的很多馆长不是没有能力。首先是忠诚,然后是能力。当然也不能“愚忠”。现在很多馆长把这个位置当成“官”来做,好一点的把它作为一种职业。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事业,一种理想的话,就决不会做危害这项事业的事情。

记者:职业和事业有什么不一样吗?

程:职业是一个中等程度的要求,和事业的精神层面是不一样的。职业的精神内核就是无论做什么职业,要恪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而事业则是把它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中心,把全心的热情投入进去。

记者:那您对图书馆事业的热情和忠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程:我是学图书馆学的,毕业以后又教图书馆学,后来又做馆长。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是从学完图书馆专业就开始了。

套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我们是“60后”的人,那时候的人是干一行,爱一行。而现在的人则是爱一行,才干一行。

记者:那么我要衷心祝福您在您热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切顺利啦!谢谢程馆长今天这么忙这么累还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程:不客气!

余姝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a923b01000a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