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萦架 守典传薪 (一)

2012/9/7   点击数:2497

[作者]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单位]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摘要] 无论与千余年的中华藏书文化相比,抑或与更加悠久的纸质文献应用史相比,这三年多都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这个集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一些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有利的事情。虽然我们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或一些文献资源丰富的省级中心相比尚存差距,但在北京这个较为特殊的地域范围内,我们为推广古籍保护的群体意识、工作方法,提高社会各界对古籍文献的重视程度、保护力度,开展面向各领域的古籍普查调研、名录申报等相关事业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  古籍保护中心 文献 首都图书馆



芸香萦架 守典传薪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漫谈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无论与千余年的中华藏书文化相比,抑或与更加悠久的纸质文献应用史相比,这三年多都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这个集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一些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有利的事情。虽然我们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或一些文献资源丰富的省级中心相比尚存差距,但在北京这个较为特殊的地域范围内,我们为推广古籍保护的群体意识、工作方法,提高社会各界对古籍文献的重视程度、保护力度,开展面向各领域的古籍普查调研、名录申报等相关事业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2007年,国务院、文化部相继下发关于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也于同年召开,“中华古籍保护工程”正式拉开序幕。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前辈学者李致忠先生曾借用《宋史·邢昺传》中“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一语,表达其感慨欣慰之情,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有古籍人的共同心声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在首都图书馆安家落户,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三年来的工作,有探索的曲折,也有协作的顺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未竟的无奈,有面对挑战的激昂,也有固守传统的专注,个中经历,五味杂陈,其中很多都是不为外界所知的细枝末节。但是,恰恰是这些细小的举动、个人的付出、灵光一闪的创见、持之以恒的意志,造就了整件工作的成功,而这些都是不该被忘记的。

在此,本文将用一些过往工作中的片段,勾勒出那些工作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平凡的身影,记录下他们为古籍保护这项事业所做的奉献和努力。

原文连接:http://blog.163.com/bj_gujibaohu@126/blog/static/13291174320128711544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