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萦架 守典传薪 (二)

2012/9/14   点击数:2725

[作者]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单位]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摘要]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在此之前的两年,一直以其前身——首都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小组——的形式存在并开展工作。小组成员共有8人,他们是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周心慧、首图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刘乃英、首图历史文献中心古籍保护组组长邸晓平、组员范猛、史丽君、李晶莹、王玥琳、张昊。

[关键词]  古籍保护中心 藏书 首都图书馆



一、事业草创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在此之前的两年,一直以其前身——首都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小组——的形式存在并开展工作。小组成员共有8人,他们是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周心慧、首图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刘乃英、首图历史文献中心古籍保护组组长邸晓平、组员范猛、史丽君、李晶莹、王玥琳、张昊。

草创时期的工作小组面临着很多困难,走过弯路,例如:保护工作开展伊始,与公共图书馆以外的藏书单位几乎没有联系,缺乏有效地沟通渠道;小组工作人员大多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热情很高,但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相对缺乏,略显稚嫩;工作内容不固定,经常游走于部门工作和中心工作之间等。

面对各种困难,上级领导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倪晓建馆长、陈坚副馆长、周心慧副馆长以及刘乃英主任都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帮我们牵线搭桥,打开局面。他们或是帮助我们联系藏书单位,促成合作意向;或是安排各单位间互相参观,调研考察;或是向我们提供藏书线索,联系方式。

与此同时,同事们都在积极工作,争取以自己的努力为集体做出贡献。全组人员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刻苦学习,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著录项的填写,书影采集的位置选择、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等,细致工作,认真审核,为之后普查工作大规模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小组的工作很快开展起来,并且完成了一些既定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9年10月29日,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下发《关于同意首都图书馆加挂牌子的函》(京编办事[2009]97号),批准首都图书馆加挂“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的牌子。至此,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并合法的在首都图书馆安家落户,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保护中心的正式成立,使我们得以名正言顺的开展各项工作,更使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将古籍保护的事业做大做好。

原文连接:http://blog.163.com/bj_gujibaohu@126/blog/static/1329117432012814314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