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萦架 守典传薪 (六)
2013/6/25 点击数:2552
[作者]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单位]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摘要] 古籍工作虽然一向被认为是“故纸堆”里的死学问,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充分利用网络等宣传手段,能够极大的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古籍保护的舆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工作的开展带来益处。在这个大方针下,保护中心先后开通创办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网页”和《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刊(第一期)》。
五、网站与专刊
古籍工作虽然一向被认为是“故纸堆”里的死学问,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充分利用网络等宣传手段,能够极大的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古籍保护的舆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工作的开展带来益处。在这个大方针下,保护中心先后开通创办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网页”和《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刊(第一期)》。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网页”(http://www.clcn.net.cn/gujibaohu/index.html)是中心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在筹备阶段,大家反复开会讨论,各自拿出方案比较论证,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从风格色调,到元素搭配,从框架结构,到栏目设置,无不如此。在具体栏目编辑上,我们又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找资料,写文字,拼图片,排顺序,一个个小栏目就这样不断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各种方案几易其稿之后,最终在一家设计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网页”制作完成,并于2009年12月9日上线开通。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刊(第一期)》是由史丽君和邸晓平担任责编,几经曲折完成的一部反映中心历年工作大事、成绩创新的专门刊物。说它曲折,是因为专刊在选题、组稿、编写阶段就困难重重,为了呈现最真实的事件原貌,很多过去发生的事件、举办的活动需要重新查阅相关档案,寻找影像资料,两位责编为此费尽心力。定稿后,在刊物封面设计、正文排版、制片印刷等环节也是状况不断。先是一家被推荐来的设计公司故意拖延,耽搁月余之后仍没有交出设计方案,最终不得不与其解除合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史丽君找到了另一家设计公司,所幸对方很快就返回了令人满意的设计小样,又几经商讨修改后,终于定稿。印刷环节也是步履维艰,由于专刊印数较少,很多印厂都拒绝接活,好不容易找到答应印刷的厂子,又偏偏在制版、调色等方面出现偏差,历尽周折后,终于在2010年底印刷完成。看着手中得来不易的《专刊》,回想当初晓平伏案校对文稿和史丽君拿着话筒与设计方理论的情景,至今仍是历历在目。
六、结语
保护中心的工作很快就要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这个集体经历了很多挑战,也完成了很多任务,队伍得到了锻炼,人员开阔了视野,工作热情持续高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现在的保护中心已经是一只极富战斗力的古籍整理队伍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继续推进北京地区古籍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宋儒邢昺在与宋真宗对谈时,以典籍“版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为儒者之幸事。而通过这几年工作的所见所闻,我们认为,也许真宗皇帝的答语“国家虽尚儒术,非四方无事,何以及此”,才真正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幸运。而我们恰是这真正的“逢辰之幸”者。
原文连接:http://blog.163.com/bj_gujibaohu@126/blog/static/13291174320135252553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