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和学术研究

2012/4/20   点击数:377

[作者] 一书一世界

[单位] 公民阅读

[摘要] 邦有道,文人兴;邦无道,学者兴。有时做学术研究的人被称为文人,有时被称为学者,有时被称为知识分子,但知识分母又是谁呢?

[关键词]  学者 学术研究 书评



邦有道,文人兴;邦无道,学者兴。有时做学术研究的人被称为文人,有时被称为学者,有时被称为知识分子,但知识分母又是谁呢?

昨晚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书评,是台湾学者马国光(亮轩)的《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核心提示是“学者的生命只在学术,但学术能成就一个学者,也能毁掉他的家庭”,一个好的学者往往不是一个好的家长、父亲、丈夫,现实情况有时确实是这样。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称心如愿。一方面付出的多了,另一方面必然照顾到的少。

现在的学术研究越来越庸俗化和官僚化,真正做研究的是越老越少,“著书都为稻粱谋”,很多人写论文并不是真的对学术感兴趣,好像往往是为了眼前的现实利益,所以现在能读到的好东西越来少了。想到昨天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公布的调查结果,2011年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排名为:鲁迅、金庸、韩寒、琼瑶、郭敬明、老舍、曹雪芹、冰心、古龙、巴金。2011年读者最喜爱的十本图书为:《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简·爱》《天龙八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围城》。看作家,除了韩寒和郭敬明,其他的作家不是港台的就是去世的。看图书,不是古代的就是国外的,当代大陆地区出版的当代大陆作家的作品只有《平凡的世界》,但作者路遥也已经去世了。难道建国后就没有出现好的作品么?作家和出版社都在做什么呢?现在稀缺的就是既具有专业研究能力又有公共影响的人。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e2bab01011m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