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2013/9/27 点击数:3109
[作者] 贤林讲坛
[单位] 贤林讲坛:这里贤者如林
[摘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个年代,比洗澡、洗桑拿,更重要的是洗脑。澡不洗,会散发臭气,脑不洗则会被时代淘汰。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生的方向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一本书,是一面时代的镜子,照出你完美的一刻;一本书,是一块历史的化石,带你探索古老的神秘;一本书,是一架文明的阶梯,让你的品德超出一般;一本书,是一艘小船;让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书籍,正如人失去了精神,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我从书中懂得了爱,学会了生存……每天,跟我相伴的朋友就是书。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有的人享受睡眠,有的人享受娱乐,有的人享受踏青,还有的人享受网络。其实,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方式,书可以让我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让我了解现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可以让我了解中华民族的世代精英:钱学森为国研制导弹;詹天佑为国修筑铁路……走进书里去,就会感到无比快乐,知识无穷无尽,记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中寻找快乐是最好不过的了。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你不可分离的终身伴侣!
如果说在这个理性和私欲不分的世间,还有一块干净圣洁的地方,那就是书。
朋友,你见过山涧或乡村里叮叮冬冬的清泉吗?当你畅游于那美妙的文章中时,你有没有感觉到,它们像清泉一样的清澈,一样的灵活,一样的沁人心脾,没有杂质!只有那种平凡而又纯洁如泉的清新。在凡世里生活,被海潮席卷着,难免会沾上尘埃,而那一缕缕、一滴滴清泉涓涓流过你的心房时,给你留下的是一颗水晶般灿烂的心。
书又如山涧一泻千里的瀑布,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充溢着灵气,富含着激情,如万马奔腾,气势雄壮。就在你心灰意冷或消极疲惫的时候,有那么一脉天地的灵气冲击着你的灵魂,你怎会不充满阳光地去生活呢?那种惟我独尊的狂傲,那份天地同在的气魄油然而生,就像瀑布一样,在凹凸的利石上击碎自己,换个晶莹满天。当然,多读书品位的不仅仅是清新、热烈,更要有一份哲理。读书,能让自己读出思索和感悟,面对高山,有何感想;身临大海,有何启发。岁月悠悠千古事,人海茫茫万种情,书中记载了多少人生真谛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心存感悟,能不受益匪浅吗?
有时,真不明白人为什么要读书。要是人人都不读书,那我们还有必要去读书吗?但有时想想,读书是一个获取知识,走向成功的过程,也许它很漫长,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它身后就是辉煌。因此,有些人为了赢得辉煌,努力读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但另一部分的人,却被它表面的困难吓倒,不敢去挑战它,生怕失败后不能再站起来,他们甘愿一辈子平平淡淡,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而有的人,甚至连看也没看一眼,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可能战胜困难,便干脆放弃,反而乐得清闲,他们最终自然会一事无成;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没有别人聪明,但他们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也许他们屡战屡败,然而他们屡败屡战,在风雨中勇往直前,直到成功为止。可是,在当今社会中,又有几个人会像第一种人那样,为了成功而读书?又有多少人不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而读书?他们想成功,却不愿放弃眼前短暂的快乐、自由,最终,他们想快乐,却因一次次的失利感到烦恼,结果,一辈子下来,他只是在充满烦恼和抑郁的生活中度过,最终也只是满怀悔恨地死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能我们现在会很苦很累,但认真想想,我们将来会比别人收获的多多少倍?那是难以计算的!人的成就,是在长期磨练中得来的,而读书就是一个长期奋斗、努力的过程。在这当中,也许会充满了泪水,浸透了汗水,而成功,正是闪烁在泪水与汗水之中!朋友,不要抱怨你的生活没有乐趣,没有自由。虽然你失去了它们,却得到双倍的报酬,那就是——成功!所以,振作起来,为读书而奋斗,为成功之崛起而读书吧!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喜欢在临睡前阅读。这时,放下了日间的繁杂事物,打开床边一展青灯,靠在床头上,随手拿起放在枕边的《莱茵河》,在雨果的陪伴下,走进莱茵河两岸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的碰撞中体会历史的变迁。也许是《诗经》或是《万叶集》,把自己沉浸在诗的意境里。无论是“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的欢乐,还是“编发饰,折柳缀;谁使梅花,浮入酒杯。”的纯美,都会让你手不释卷。每晚享受着读书带来的那份轻松和惬意。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阅读实在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的。因为读书的快乐,纯粹是个人的感悟,古人云:“诗书悦心”想必就是这个道理。一本好书,一杯香茗,兴致所至,便悠然自得。宋末元初的著名教育家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就抒发了读书的快乐心情,“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奏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也许是天下读书人所追求的读书的最高境界吧。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
读书,让自己心平气和地走进作品,或与书中的人物同甘共苦或随作者的感情升降沉浮,或融入知识的天空开阔视野,或聆听先哲的教诲启迪心胸。思想在崇敬中得以净化,灵魂在仰望中得到升华。读书的兴趣和韵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激发。读书,人类文化的精髓,便走进了我们的心里,而书中的理性更是擦亮了我们的眸子。我们的目光就会穿越世俗的尘埃,上升为一种高度、一种品位、一种潇洒、一种脱俗。之所以用大自然里的清泉、瀑布来比喻人类的书,是因为当人们执笔时,那种最远古、最单纯、最接近自然的思想会不断涌出,没有尘嚣的嘈杂!所以我爱书,爱在书海中遨游。只因为——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