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统治符号:改元、皇城皇宫、皇陵
2013/4/3 点击数:2411
[作者] 蒋心独运
[单位] 蒋心独运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年号制。年号,指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年号为中国古代首创,始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年号制。年号,指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年号为中国古代首创,始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年号制的出现可能与更早的“改正朔”传统有关。汉儒董仲舒曰:“《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董仲舒的话表明,“改正朔”又与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有关。“改正朔”也好,“改元”也好,其实是在“改变时间”。在中国古代皇帝看来,既然自己是皇帝,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包括时间。这就是皇权可以改变一切的道理,只要客观条件允许。中国古代的皇帝确实胆大——连时间都要改变!。所以,“改正朔”、“改元”其实是皇帝在确定时间的开端。这说明:时间也是属于皇帝的“私有财产”。
中国古代皇帝爱做的另一件事是——建皇城和皇宫。从秦朝的阿房宫,到汉朝的未央宫,到唐朝的长安城和大明宫,到北宋的开封府,再到明清的紫禁城,个个都是“世界第一”,全都是追求“独一无二”、“前所未有”、“后无来者”的产物。这些皇城皇宫在建筑格局和形态上,也就是在空间结构上都显示出皇权的合法性及其不可侵犯性。这些皇城皇宫建筑,向世人炫耀着“城”和“权”的“独大”,是典型的皇权的空间象征。
中国古代皇帝爱做的事情还有一件,那就是建造自己死后的皇宫——陵寝(皇陵)。从秦始皇陵开始到明代的”十三陵,再到清代10位皇帝陵墓——河北省尊化的清东陵和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个个也都是绝无仅有的“大富美壮”的地下建筑景观。皇陵其实也是皇权的空间表征,只不过它在地下而已。如果说,皇城皇宫是公开的、地上的皇权象征,那么皇陵则是不公开的、地下的皇权象征。
改元、皇城皇宫、皇陵,其实都是统治符号。皇帝用这种符号象征自己的无与伦比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也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统治”。
从以上可知,中国古代皇帝真可谓人间独大无二的上帝——能够决定时间的开端及其流程(改元),也能够独享世上独一无二的空间结构(皇城和皇宫)。试想,能够同时决定时间和空间的权力是一个什么样的权力?“谁能争峰”?皇帝啊,皇帝,你的欲望咋那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