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2011/11/28   点击数:547

[作者] 书骨精

[单位] 书间道——王波的博客

[摘要] 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于11月26-27日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会址安排在燕京大学留下来的姊妹楼——南北阁之北阁,这是一个超浪漫的所在,当年冰心女士和吴文藻先生的结婚照就是站在此楼门前的小台阶上拍摄,校长司徒雷登证婚。北大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主持论坛时介绍说:“此楼当年是燕京大学的女生部,在这里举办博士生论坛,有在大家闺秀的闺房里开学术沙龙的感觉。”

[关键词]  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 北京大学 图案



读书使人博雅

博主按: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于11月26-27日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会址安排在燕京大学留下来的姊妹楼——南北阁之北阁,这是一个超浪漫的所在,当年冰心女士和吴文藻先生的结婚照就是站在此楼门前的小台阶上拍摄,校长司徒雷登证婚。北大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主持论坛时介绍说:“此楼当年是燕京大学的女生部,在这里举办博士生论坛,有在大家闺秀的闺房里开学术沙龙的感觉。”

本人在会议期间仰望天花,发现藻井上所绘全是“凤求凰”的图案,然后再看周围英俊漂亮的男女博士生,感觉他们个个都是司马相如、卓文君,当年司马相如正是一曲“凤求凰”,博得卓文君芳心大动、当夜私奔。希望博士生们在这里也能博得各教学单位、各图书馆领导的欣赏,良禽得梧桐树而栖,也希望有个别幸运者,能一会定终身,在如此浪漫的地方收获纯美的爱情。

会上吴慰慈教授的精彩发言“当代图书馆人的学术责任”,初景利教授已在博客上摘要转载,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88deb90100yl5o.html。各位博士生的发言,微博上也有很多直播。不再赘述。我认为,北大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教授的欢迎辞虽然简短,但极为用心,是一篇相当好的励学小品文,特别能概括这次论坛的主旨和目的,故在会后索要到手,贴在这里以飨读者,并以此祝贺会议圆满成功!

因为26日晚要到火车站送亲戚,听完申晓娟师妹的报告就撤了,晚上咖啡厅的疯狂雅聚也没有参加。27号未到会。所以只能报道半程。很高兴的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的热情鼓动,博士班同学吴汉华、朱荀、周余姣都在会上做了报告,且均有上佳表现,专家和同学评价较高。特别致以祝贺!

附以我的偷拍利器——36倍光变小钢炮所摄会场照片若干张。

王子舟教授

读博士,靠三宝:读书、交流与思考

——在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上的欢迎辞

王子舟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现在开幕。

各位在初冬季节不辞辛苦赶来参加本届论坛,我仅代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图书馆学博士生是我国未来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图书馆事业中的高级人才。大家现阶段的任务是从事学术研究,搞好学术研究要依靠三个“法宝”,那就是:读书、交流与思考。

所谓读书,就是要在读博期间读上七八百本书,包括专业的非专业的、经典的通俗的、中国的外国的。现在许多博士生平时很少读书或不读书,认为能掌握一些调查分析方法能做实证研究,或能编程、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就可以了;还有的博士生习惯于从网上找资料,认为网上资料很多,没有必要再去翻阅纸本书籍了。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深厚的学术底蕴(包括优雅的文笔)主要是通过读书形成的,奇思妙想往往产生于读书之中。博士生是能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人才,如果不读书就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且走上社会以后,读书的时间与机会都少了,所以大家要格外珍惜在校时间多读书。

所谓交流,就是有了学术见解要多与人交谈,参加读书会、学术论坛(不是形式化的、毫无实质内容的所谓学术会议)。读书是个体化的、私密性的,光读书不交流是不行的。《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者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撞击出思想火花,发现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此外,通过充分交流而建立起来的“交往理性”,也容易唤起更多的学术共鸣。我们举办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就是给诸位提供一个大家交流的平台,让博士生们在一起互相展示自己的学术观点,从交流中获取难得的启迪和教益。希望在座的博士生们很好地珍惜这次交流机会。

所谓思考,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要时不时地琢磨、思量。有些动物有反刍习惯,这有助于消化食物。同理,读书所得、交流所得,经过思考才能融会贯通,为己所取用,而且不断思考也有助于将自己提出的理论打磨得精致而有光华。思考主要强调的是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我们的思想才能升华,变得深刻。我希望参会的博士生们返回到自己学习单位后,找个时间静静地品味、反思一下参加这次论坛的经历,从中得到某种深刻的体悟。很有可能,某人的一句话、一个比喻,都会让我们记忆终生,如此我们也就不虚此行了。

读书、交流、思考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可以交错、随机进行的活动。希望我们大家今后都有多样化的读书、交流、思考生活,在未来的学术生涯里都能走出独特的成功轨迹。

在此,我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代表得到新的学术收获!

谢谢各位嘉宾与代表。

2011年11月26日

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主持开幕式

讲了一句轻松的话,自己憋住不笑,让别人笑。

南开大学柯平教授主持专家报告

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

武汉大学肖希明教授深入思考基层图书馆的发展

国家图书馆陈力副馆长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分析精细令人叹服

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讲数字阅读

招牌式的微笑和蟹钳手势

我的偶像,比我小好几岁的中科院图书馆资深副馆长孙坦教授

形象俊朗,语言犀利

讲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目前在中科院兰州分院图书馆当钦差馆长

国内首创图书馆出借ipad2

北京大学朱强馆长在讲考察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收获

北大图书馆正在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中国风礼服很有气场

南开大学博士生、肥版韩寒——李廷翰在讲心理契约

名言:馆员期待馆里给介绍对象,属于不合理要求。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博士生申晓娟在讲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88级,目前只有我和申师妹奋战在京城图书馆界

为图书馆事业尽忠效力。申是我的偶像。

中国人民大学索传军教授和刘炜教授会前立聊

天津财经大学馆长唐承秀博士在认真听讲

北京大学博士生吴汉华在认真记笔记

远程偷窥中科院图书馆初景利教授的笔记

初景利教授在玩电脑,刘炜教授在玩ipad2

北京大学张广钦教授和索传军教授在密谋

好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118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