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书目数据?
2011/9/6 点击数:2739
[作者] 国图出版社图研室
[单位]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研室
[摘要] 今天在书社会读了天心的《一点不同看法》,有两点觉得说的非常好:“1。有多少图书馆开放了他们的书目数据,有多少Z39.50服务器向社会各界开放?2。社会到底有多少对图书馆书目数据的需求,即便每个图书馆都开放了Z39.50服务,又有多少用户?”关于开放书目数据,我觉得没有必要,至少是目前。
今天在书社会读了天心的《一点不同看法》,有两点觉得说的非常好:“1。有多少图书馆开放了他们的书目数据,有多少Z39.50服务器向社会各界开放?2。社会到底有多少对图书馆书目数据的需求,即便每个图书馆都开放了Z39.50服务,又有多少用户?”关于开放书目数据,我觉得没有必要,至少是目前。
图书馆要开放,但是究竟要开放什么是需要研究的。开放书目数据,听上去很不错,看上去很美。但是,书目是什么?书目不是书,看到书目不等于看到书,读者最终需要看到的是书而不是书目。如果没有了可获取性(accessible),那么这样开放基本没有意义。现在谷歌上百度上能够查找一些大学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但是,查到了,我借到书吗?上个月去北大,和旅行团排队进校门,因为没有身份证连校门差点都进不去,更遑论进北大图书馆的门了。这样的开放书目有意义吗?每个图书馆都开放Z39.50,那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只会增加更多的冗余信息,给已经泛滥的信息海洋再泼几瓢水而已。
同样是开放,万方数据也开放了类似书目的论文内容提要,但是有一点不同,只要你付钱,可以马上直接从网上下载。你获得了需要的东东,而万方得到了钱。
时间就是金钱,可获取性越高,就能越节省时间,这些时间是可以换成钱的。可获取性,是图书馆现在最大的劣势。Google上,人们点击一下就能看到内容,在图书馆,看到书目却不一定能借到书(尤其是我这种rp不好的,一种书借了七次都没借到);网页可以几百、几千人同时看,书可不行;图书馆的cnki免费,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小木虫上求论文。无他,都是可获取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