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辞书出版社新一辑“开卷书坊”(蔡玉洗、董宁文主编)上市(书影版)

2013/7/3   点击数:2555

[作者] 秋禾话书

[单位] 秋禾话书

[摘要] “旧书陈香”,当是能令吾等书痴酒徒顿生绵长回味和美好联想的一个书名字吧?在历经了时间更迭和空间位移之后,记载着旧人言行和旧事始末的故纸,依然会在无意中被有心人拣拾起笑谈一番……

[关键词]  旧书 书史 阅历



“闭门读旧书,开卷觅新知”

——上海辞书出版社《旧书陈香》自序

徐 雁

“旧书陈香”,当是能令吾等书痴酒徒顿生绵长回味和美好联想的一个书名字吧?在历经了时间更迭和空间位移之后,记载着旧人言行和旧事始末的故纸,依然会在无意中被有心人拣拾起笑谈一番……

正如盛宴上忽然启封的被主人遗忘已久的一坛陈年老酒,顿时满室浓酽。于是,言者乐道而闻者悦纳,一种历史的传统或是人文的精神,便在如此这般的言传中,得以传播或传承——天地之中,今昔之间,这种跨时空的回应和对话,该是怎样的一种欣慰和惬意!

适才浏览本集目次,所及旧人如毕沅、胡适、卞之琳、张中行、何为、鲁彦、郭风、艾煊之属,所阅旧书如《猎书小记》、《猎书记趣》、《买书琐记》、《音尘集》、《围城》、《青春之歌》之类,莫不是笔者在书林学海中随缘邂逅,偶获尚友者也。于是或在风之晨,或于雨之夕,心有所感,遂遣词而造句,联篇而成章,得以略陈往哲昔贤的事迹和精神于万一。

那么,所谓旧书的“陈香”,其益处吾人得而闻乎?

西哲云:“读史使人明智”,东贤曰:“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可知“读史”乃是自知知人的捷径之一。虽说俯仰之间,皆为史迹,但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当下,我们既然早已领教了种种披着时尚外衣粉墨登场的新角色,在出色地演着有关功名、利禄、情色的老脚本,那么,能不“闭门读书史”(按:句出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唐人谓《诗经》、《尚书》、《史记》、《汉书》之类传统经、史典籍为“书史”)么?

何况,读些书史,或能借得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新世界”,尽量地看得明白、清楚和真切些?因为对于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性的人而言,“吃一堑”所长未必只是“一智”,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人生境界。

何况,善读书史者,或能把书本中记录着的他人的教训,化作自己的经验,再把这种间接的经验教训加上自己直接的阅历体验,化合成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至于温故而知新,推陈而出新,除旧而布新,在开卷阅读、受教求知的基础上,有所创意、创造和创新,这或许更是书史的又一重好处了。

唐君毅论读书有句云:“不读书而只自恃聪明智慧以思想一切、判断一切,亦恒不免肤浅”,“人不多读书,只凭自己一点聪明智慧去判断自然宇宙、人生社会,又如何能达于细微深远之事物与真理?”他认为:

“直接单纯的一个思想,从来不会深的。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读书即是在思想古往今来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过他人所已走过的,才走得远。人亦只有思想过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更深。我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更前之人的思想来的。人类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是无尽的后代人对于前人之思想再思想之成果……必须要以自己之活的聪明与书中人聪明智慧合起来。书(读)活了,我自己亦才真活了。”

如此说来,则读史读旧书,其“陈香”非深且远乎?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七日午后叙于金陵江淮雁斋。

《旧书陈香》部分篇目

自序…………………………………………………………………………………

《猎书小记》与《猎书记趣》…………………………………………………

《过去的中学》读后……………………………………………………………

《胡适选专业》推介……………………………………………………………

借卞之琳《音尘集》说话………………………………………………………

一个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方鸿渐” ………………………………………

在《青春之歌》帘影后的张中行………………………………………………

“诗话”与“话诗” ……………………………………………………………

“旧时燕”与“烟水间” ………………………………………………………

艾煊《碧螺春汛》书后…………………………………………………………

秋游文坛《芳草地》……………………………………………………………

曼莎吟声里的书人书事…………………………………………………………

从《书海摭拾》到《文林阅思》:如话家常的何为书话……………………

书郭风《福州的三坊七巷》后…………………………………………………

花香树荫《榕城赋》,水镜波明《湖畔》诗:读何为散文两篇随记………

“汉儒自有专家学,愿向遗经一问津”

——纪念娄东先贤毕沅诞辰280周年 ………………………………………

南社史事随札(外二则)………………………………………………………

(徐雁《旧书陈香》,共14万字,小32开,硬精装本1册。

定价32元,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21—62472088)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cb1e70101g8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