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家印鑒

2013/3/18   点击数:2992

[作者] 书丛老蠹鱼

[单位] 书丛老蠹鱼的BLOG

[摘要] 上個世紀的「文革」中,上海某單位抄了某位頗有名氣的文人(已去世,姑隱其名)家後,將不少書移交上海圖書館,其中有一部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很普通的線裝本,但是打開一看,卻是極為詫異,原來有些頁面的天頭上黏貼了一些清代藏書家的藏印,如囗囗囗條,那就有一至二方囗囗囗的藏印,都是將各種原書上的鈐印割下,再移至《藏書紀事詩》中,這實在是一種惡劣的破壞行為,可以想見不少明清刻本或抄本經過某人之手,多被開了「天窗」。

[关键词]  藏書家 印鑒



藏書家印鑒

上個世紀的「文革」中,上海某單位抄了某位頗有名氣的文人(已去世,姑隱其名)家後,將不少書移交上海圖書館,其中有一部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很普通的線裝本,但是打開一看,卻是極為詫異,原來有些頁面的天頭上黏貼了一些清代藏書家的藏印,如囗囗囗條,那就有一至二方囗囗囗的藏印,都是將各種原書上的鈐印割下,再移至《藏書紀事詩》中,這實在是一種惡劣的破壞行為,可以想見不少明清刻本或抄本經過某人之手,多被開了「天窗」。

藏書家印鑒,畫家印鑒一類的工具書,是學者們朝夕勤奮,暑寒無間,不辭勞瘁,廣搜約選,研考精評,雖一印之微,務求於必信而後已的輯錄。這類藏書家、畫家的印鑒專書,對於鑒賞、真膺、研究等非常之有用。林申青的《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是一部有關藏書家事蹟、藏書史料以及藏書印的資料彙編。共收明清兩代近六十位著名藏書家傳記及藏書印鑒數百方,雙色套印,朱墨燦然,學術性、資料性、可讀性、鑒賞性四美並具。可惜的是,由於是從前代私家所印圖錄翻拍,故圖像多有失真,在鑒定印章的真僞比對上有欠妥之處。

相對來說,日本學者編的藏書家印譜,就嚴格得多了,在收録範圍上,或只收日本的藏書家,或只收中國的藏書家,而絕不會漢和混淆。您看《新編藏書印譜》,都是日本藏家之印,一人一家,所有藏印都齊聚一頁或數頁,清清楚楚,看了順眼。

臺北「中央圖書館」特藏組1988年編了一本《善本藏書印章選粹》,內有該館館長王振鵠序,云:「官私以印章加之圖書,則在唐代以降,及宋而寖盛。現存官書之印,見於記載者,首數趙宋。金天會十三年,得書即有‘宋內府圖書之印’(清桂馥《續三十五舉》,錄朱必信語)。私家刊書記憶體印,所知較早者,應為宋代呂氏族譜,卷首題曰山谷老人書,下有印曰‘學士之章’,附蘇轍、魏了翁、虞允文、文天祥、文與可諸賢題字及印文(節自清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其後,各創齋堂館閣之印記,雜鐫詩句雋語之閒章,自出新意,競逾古法。……本館珍藏宋、元、明、清各代善本,多達一萬二千三百餘部,一十二萬五千餘冊,歷來遞經公私儲棄,書葉之內收藏印章,不乏名家之作,舉凡真賞、精鑒、校勘、審定、借覌、讀過、經眼、書尾,以至傳誡、述志、寄情、題跋,莫不印以誌之。其文則鐘鼎篆籀紛陳,其色則丹黃朱藍相參,其形則方圓長闊與葫蘆連珠並見,硃痕滿紙,動人心目。不僅藉可考鏡圖書授受之源流,亦足供金石方家之俊賞。」其書印主略依姓氏或字型大小筆劃繁簡為序排列。印主之字型大小、別名、齋館諸印與閒章,以即時選取編入,不及求其全。

七十年代後期,我曾有編纂《明清藏書家印鑒》的想法,那時因為《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海圖書館開始了重新審核館藏善本,因為機會難得,我設計了一張表格,為將來編輯藏書印圖錄作準備,要求參與人員在審核館藏善本時,將鈐有大小藏家印章書的號碼書名版本各家藏印全都填入表格,交專人送攝製部門按原樣大小攝下,再按藏家姓名的四角號碼排列,時間一長,竟有數本之多,包括各種偽印,如陳鱣的長鬍子的「仲魚圖像」全在。你一看就知道,至少有五種是偽印,有一個是真的,也就是說至少有五個書估知道陳仲魚值錢,才偽造他的藏印。陳仲魚的印能搜集到五種,太不易了,因為你平常看不到的,你只有在做大的工程的時候,很多印章都碰在一起,才會發現問題,當然現在這件事不可能做了,我一走,茶也就涼了。如今,三十年過去,事過境遷,藏書印圖錄稿本也不知安在否?所以我一直覺得這藏書印非常有意思,如果從鑒定的角度,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那就可以比對,那是有意義的事,可惜很多事情很難做起來。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788a01015b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