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数字出版生态的九个猜想

2013/1/16   点击数:2898

[作者] 数图研究笔记

[单位] 数图研究笔记

[摘要] 所有“书”都在云上,也就基本上完美地解决盗版问题。就像目前已经没有了游戏盗版一样。图书馆的“拥有”可以通过印制代表图书的等价“纸币”来体现,提供给财政部门销账。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 藏书



1、所有“书”都在云上,也就基本上完美地解决盗版问题。就像目前已经没有了游戏盗版一样。图书馆的“拥有”可以通过印制代表图书的等价“纸币”来体现,提供给财政部门销账。

2、机构和个人藏书可以下载,可以打印,可以制作礼品书,可以无缝跨越所有终端,满足包括赵老师等非常需要的“收藏”、“炫耀”在内的各类需求。

3、什么人看什么书,你看的书决定你和你的朋友圈子,决定了你喜欢听什么音乐、喝什么咖啡、买什么品牌的衣服,甚至交什么朋友…图书馆比你更懂你。

4、书不仅是用来看的,也是用来听的,甚至是用来玩的;不仅是用来消遣的、学习的,也是用来社交的。

5、写书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报酬,除了传统的广告、按字收费之外,还可以以服务收费,如物物或劳务、交换、打赏、月票、折扣券等形式。

6、平台也将获益,特别是具有创新服务模式的平台。前提是电信平台提供商(中移动、电信、联通)退出增值服务市场,否则不可能。

7、独立出版大行其道(那时候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独立”出版了),版权公司如鱼得水,图书馆等中介机构可分杯羹。

8、“群众智慧”成为出版的“把门人”,而编辑则成为一门越来越独特的“艺术”,人人会弄几下,但专业的受雇于高端出版。

9、专业出版(STM)领域是OA(开放存取)的天下,同行评议的社会化、质量控制的自动化与评价体系的“先组后控”(根据所遵守规范的级别定义成果的级别)成为常态。

原文连接:http://www.kevenlw.name/?p=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