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观奥运 “不合时宜”说“创新”
2012/8/5 点击数:2660
[作者] 翩然一只云中鹤
[单位] 翩然一只云中鹤
[摘要] 眼下伦敦奥运赛场上竞争金牌的赛事正酣,举世瞩目。此时此刻谈论“创新”绝对是一个不合时宜之举。 不过转念一想,奥运赛事不是比赛一两天即可鸣金收兵的盛会,大千世界,千头万绪,也不会仅仅因为奥运赛事紧张就停止运行。既然如此,转换一个话题,给人们紧盯荧屏和赛场的眼球一个小憩的机会,为人们比赛场上的运动员更为紧张的神经送上一个的较为轻松的片刻就不会是一个不可宽恕的罪错。不仅如此,借助“创新”这一话题,如能运用“创新的眼光” 来回头再看奥运,说不定会从中看出些新的东西来,甚至进而有所新的思考和新的发现。
作者:pww1380 星期日 晴.“万众一心”观奥运 “不合时宜”说“创新”
眼下伦敦奥运赛场上竞争金牌的赛事正酣,举世瞩目。此时此刻谈论“创新”绝对是一个不合时宜之举。
不过转念一想,奥运赛事不是比赛一两天即可鸣金收兵的盛会,大千世界,千头万绪,也不会仅仅因为奥运赛事紧张就停止运行。既然如此,转换一个话题,给人们紧盯荧屏和赛场的眼球一个小憩的机会,为人们比赛场上的运动员更为紧张的神经送上一个的较为轻松的片刻就不会是一个不可宽恕的罪错。不仅如此,借助“创新”这一话题,如能运用“创新的眼光” 来回头再看奥运,说不定会从中看出些新的东西来,甚至进而有所新的思考和新的发现。
若果真如此,写在这里的这个话题就不但不再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偏执和罪错,反倒有可能“居功甚伟”。
“创新”是信息-知识时代人类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也是一个十分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话题。
中国不但是一个古老的国度,而且是一块神秘而神奇的土地。
无论什么问题,即使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常识性问题,一旦与这块古老、神秘而神奇的土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就会立刻变得神秘、神奇起来,犹如传说中的神龙,不是若隐若现,就是见首不见尾,见尾不现首,忽而有影无踪,忽而又有踪无影,让人如坠五里雾中难以捉摸。“创新”这个新世纪、新时代的世界性重大问题尤其如此。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中国社会最为缺乏的就是“创新”。
说起中国,世人习惯于开口即称“古老的中国”。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在于中国拥有他国所无从企及的数千年之久的悠久历史,更在于其数千年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社会意识和行为模式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基本面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一流传至今,仍保持着极强的社会生命活力的俗语和谚语十分贴切地描绘出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农意识浓郁的传统社会。
由于缺乏工业文明历史风雨的全面洗礼,尽管今日的中国今非昔比,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举足轻重,可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意识和行为模式依然故我。
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中国社会最不缺乏的同样是“创新”。
回首当年那场伴随亚洲金融“海啸”而来的经济危机,那场危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似乎并不可怕,因为只要我们一“创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场曾令全世界谈虎色变的经济萧条顿时转变为无关痛痒的“经济疲软”。当年由于企业改制而引发的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失业似乎也并不可怕,因为只要我们一“创新”,便可“化腐朽为神奇”,这一曾令千百万人生计无着的失业狂潮转瞬之间就轻轻松松地变脸为优哉游哉的休闲“待业”。此类荒诞绝伦的“创新”,可以说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俯拾皆是,“遍地开花”,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近年来更有此伏彼起前仆后继的从公仆和勤政廉政典型转眼之间就现形为锒铛下狱的贪官和黑社会老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社会角色的“剧烈置换”。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曾赢得举国喝彩,其声势响遏行云的“唱红打黑”,转瞬之间就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历程”,“跃迁”并“升华”为“黑打”。这种极端事件,就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新”二字就可以涵盖得了的“新生事物”了。
创新的本意在于通过信息的揭示、知识的重组和技术的进步来丰富和表现人类思想内涵、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的更新,从而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文境界的升华,而绝非仅仅是电脑屏幕般的刷新和川剧般的变脸,更非掩盖危机、掩饰决策失误与虑事不周的遁词,当然更非隐蔽丑行甚至是罪恶的画皮。
原文连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45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