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文化:实在投入 亮点频闪

2011/12/29   点击数:1455

[作者] 大连少图

[单位] 崔钢

[摘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文化迈进一个全新时代吹响了进军号角,也为文化建设开启了一个全新高度的坐标。

[关键词]  文化 新书 一卡通工程



文化——2011年最具热度的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文化迈进一个全新时代吹响了进军号角,也为文化建设开启了一个全新高度的坐标。

大连,也开始了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建设工程的征程,提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如果将文化比作一棵大树,2011这一年,明媚普照的阳光、充沛润泽的雨露已经在城市的年轮上留下阔朗的走向。这一年,以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为根本的各种政策、举措和活动,全面提升着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着群众参与文化成为文化主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用文化建设成果保障全市人民文化权益,实现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新的一年,大连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闻舆论传播、精品力作生产、公共文化惠民、文化产业壮大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六个工程,呼应着发展对文化的追求,践行着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担当的使命,积淀着迈向富庶美丽文明城市的内在,也创建着文化强市的新思路、新模板……

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系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延伸。

亮点一:

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是一所由周围6个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的学校。12月26日下午,市少儿图书馆今年最后一个分馆就设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分馆里和城里孩子同步阅读到散发着墨香的新书

新建20个少儿图书馆分馆项目是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市财政为此投入820万元。在新建的20个分馆中,其中16个分馆是像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这样分布在农村以及涉农地区,其中包括偏远山区以及海岛。市少儿图书馆为这些分馆调试了技术平台,实现了总分馆系统的无缝链接,让那里的孩子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共享到总馆20余万册的数字资源,共享政府实施的惠民政策。

亮点二:

庞倩茹是庄河图书馆一卡通上线后迎来的第一批读者之一,她只需将蓝色读者卡后面的条形码在系统上扫一下,就可以查阅大连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借阅状况,而且不出庄河就借到任何一家图书馆藏的该书,看完后在庄河还书。

随着11月中旬庄河图书馆正式加入大连市数字图书馆一卡通工程,作为市政府2011年为民办15件实事项目之一的“大连图书馆实现与市内四区、县区二级图书馆联网”工作圆满完成。至此,我市已形成以大连图书馆为中心馆,11个区、市、县图书馆为二级馆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正式迈入图书馆借阅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新时期。

亮点三:

忙忙碌碌近一年,趁着终于能松口气儿的时候,旅顺口区文广局影视科的工作人员和放映员们小心翼翼地护理着他们的放映设备,把镜头拆下来,用自己买的专用擦拭镜头纸,把镜头擦得干干净净,预备明年“2151工程”再启动时接着放。

今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电影“2151工程”,将放映范围扩大到农村敬老院和农民工集聚地,真正实现公益电影对全市农民群众的全域覆盖,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3444场,观众321.8万人次。

公益电影也为夏季的社区活动增添了许多乐趣。今年开展的优秀电影展映进社区活动,在349个社区放映了698场公益电影,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亮点四:

花园口经济区明阳街道大张村的农家书屋每天从8:00一直开到15:00,书屋里大部分是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这些书被农民称作“口袋里的专家”,指导农民创业增收。村蓝莓基地创建人张海生兴奋地说:“昔日麻将桌旁坐八圈,不思科学去种田;今日书屋里面转一转,年增收入三两万。”

大连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经在全市987个建制村(含涉农社区)实现了100%覆盖,基本解决了我市300余万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成了农村的文化阵地。从今年起,我市又添新政,由市财政每年再投入150万元为987个农家书屋添置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最新图书。

此外,我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也在积极进行中:大连博物馆、大连图书馆两馆的外观设计方案已经确定,经发改委审批后就可以举行奠基仪式。定位为城市历史博物馆的大连现代博物馆,改陈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按照新的方案,开展文物征集,并重新进行招投标;新建大连图书馆古籍书库论证工作已经按期完成。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9cc5c0100xw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