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越有意思

2010/4/11   点击数:1349

[作者] 程亮

[单位] 梅岭星火——两年准备!

[摘要] 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丫枝老师说是小媳妇)。卡钦斯基的死对其祖国的最后贡献,恐怕就是很多像亮这样无恶意的闲人(其实是忙人)又有了复习波兰历史的冲动。从这一点上说,亮是个不怎么“人道”的人。

[关键词]  历史 波兰 俄国



胡适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丫枝老师说是小媳妇)。卡钦斯基的死对其祖国的最后贡献,恐怕就是很多像亮这样无恶意的闲人(其实是忙人)又有了复习波兰历史的冲动。从这一点上说,亮是个不怎么“人道”的人。

曾经有一本中国人写的《波兰通史》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多给我一个长假,我很愿意把它读一遍。

波兰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家。那里出过肖邦,出过居里夫人及其模范丈夫,出过哥白尼,也出过哥穆尔卡。当然,所有的天主教徒要抗议了,波兰当然还出过教皇。

不过因为读俄国史的原因,波兰史和德国史少不了要涉及的。所以波兰在亮的印象中就是一个跟阿富汗有一拼的“贱人国家”,哪国强了,哪国揍他。不过与阿富汗不同,它似乎又有着不同一般的国际影响,就像圣经里说寄居埃及的犹太人那样——“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

简单的从维基百科和一些马列类的网站上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又似曾相识的信息,读下去,越读越有意思。

1.历史上波兰信天主教,俄罗斯从莫斯科公国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开始信拜占庭希腊正教,即东正教(唉,打了几千年,连思想都不是自己的);

2.多次的波俄战争就不用说了,把他们的次数、程度、利益相关方复杂的联盟关系搞清楚都很困难,统计死亡人数更是像统计“红军长征的人都叫什么名字”一样,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3.历史上波兰曾不止一次的想要灭掉俄罗斯,土耳其也有同样的想法,今天看起来就像格林童话一样;

4.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曾经瓜分波兰为德占区和苏占区,也称为《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协定》,而这已经是历史上第三次瓜分波兰。而二战结束后,苏俄并没有归还占领的波兰领土,而是将波兰德占区西边的一块与俄占区大小略同的土地划归波兰,使整个波兰“西移”了若干经度,著名的德国国家足球队前锋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即出生在这块“说不清楚的土地”上,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德国历史上称为科尼斯堡、俄罗斯现称加里宁格勒的地方。而东边的“苏区”则并入乌克兰,称西乌克兰,与东乌克兰长期存在矛盾。前段时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从宏观上看是俄美矛盾,微观上看则是东西乌克兰的矛盾,矛盾被否定了,然后否定又被否定了,否定的否定会不会继续自我否定和被否定呢?相信一定会,这是那个德国大胡子早就预言了的嘛;

5.波兰一批军官被杀死在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苏俄长时间栽赃给纳粹德国,但最后终于将原始档案交给波兰,而且有意思的是卡廷、以及整个斯摩棱斯克曾经在俄波之间多次易手,而且有时候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有时候属于大俄罗斯,可见动态变化的联盟联邦制在东欧是具有深远传统的,和英美式的联邦有很大的不同;

6.出于对俄国人的仇恨,大量波兰人参加纳粹同盟军,波兰军团在二战中遍及苏俄各地,而实际上一战和俄国内战时期,他们也曾同样遍及俄国的土地;

7.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俄共、联共的创始人之一、联共(布)工业人民委员、全苏内务安全及反怠工联合委员会(契卡,克格勃的前身)的创始人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是波兰犹太人。在苏联官方出版的《捷尔任斯基传》中写有“他是极少的,先知先觉的知道波兰人民的发展与进步是必须与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后来他杀死了多少俄国人,尤其是犹太人,镇压了多少波兰人,恐怕和到底是怎么死的一样永远都是个迷,就像所有著名的特务一样。他的塑像在他死后竖立在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就是克格勃大楼的门口,也就是这次地铁爆炸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赫鲁晓夫时期,他的塑像曾经被“愤怒的民众”推到,却并没有毁掉,而是被卢那察尔斯基(苏联教育体系及其图书馆体系的实际缔造者,同样死因不明)的一个学生收藏起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危机+国际霸权+重评斯大林,好眼熟吧?)又被重新竖立起来。苏联解体后虽屡次遭到冲击却再也没有损坏。在《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一书中,作者曾借斯大林的口说:“契卡的形象应该是光辉的,他唯一的领袖与代表应该是始终像阳光一样微笑着、并与人民在一起的捷尔任斯基”。

8.二战中苏联攻占华沙的时候并不是宣传中那样,而是经历了与华沙市民的激烈巷战,著名的《华沙工人之歌》其实即是一首反纳粹歌曲,也是一首反苏歌曲,所以在波匈事件时期,华沙市民面对赫鲁晓夫带来的坦克,很容易想起从前的那次巷战。波兰各地还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政治笑话:“你们是什么人?”“大娘,我们是来帮你们赶走德国人的”“那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把苏联人也赶走?”

9.波匈事件其实是最有意思的事件,这也是我少数几件佩服周总理的事情(我个人并不喜欢周总理)。波匈事件发生的时候,哥穆尔卡因为“民族主义偏向”错误而被罢免,更可爱的是当时波兰的国防部长竟然是苏联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所以造成了波共和苏共对波兹南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后来在华沙摆出了巷战的姿态和中国的掺和之下,赫同志和罗同志都灰溜溜的回国了。毛主席周总理自然是大涨面子,但也埋下了中苏分裂的伏笔之一。毛主席回国研究人民内部矛盾和大国沙文主义自不必说。这里也看出了内政的摇摆(斯大林与否定斯大林)对外交的影响,其实也不仅仅是外交,民族问题也是一样。拿中国来说,你不跟人家藏人讲清楚文革的时候做过的那些事都怎么算,单纯让人家感恩爱国,肯定没那么容易。

10.其实波匈事件,布拉格之春都对后来的团结工会做了准备,就是凸显了工人阶级与共产党统治集团的矛盾。在波兰这样没离开“大家庭”的国家还存在着波兰工人阶级,波兰人民与苏联、苏共及其代言人的矛盾,很类似但不完全等同于民族矛盾。毛泽东后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后来他想解构整个党,可惜这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矛盾其实远比毛主席发现它来的早,比如曾经的喀琅施塔德、彼得格勒、顿河地区等等都曾发出或接受过“打倒共产党,一切权利归苏维埃”这样的口号。而今天的中国,则是把工人阶级分而治之,没有“团结”自然不会有“团结工会”,所以中国共产党可以继续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过不知道他们喜不喜欢看《百家讲坛》,有没有听说过阎崇年总结的明亡清兴的原因,最近流行官员看书,不妨让图书馆员推荐给他们看看;

11.当然,鉴于“中国外交部至今仍然认为团结工会夺权是反革命事件”(沈志华语),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不说并不等于没有;

12.说了这么一堆,要说明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看看卡钦斯基死前死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很有意思:

一、2007年卡钦斯基总统任命了现在的总理图斯克,免除了他的亲弟弟(这个总理是他05年大选的对手,分别代表“团结的波兰”和“自由的波兰”)关于这个任命的背景,我还不清楚,谁知道?;

二、4月7日,该总理在卡廷会见普京,纪念卡廷森林事件;

三、该总理与普京商定,两国的总统10号在同一地点举行更高级别的纪念活动,就是我上一片转载的照片了;

四、8号该总理回国,9号总统出发并挂掉,前总统(无神论者+共产党员,长期做总统与总理调停人)一起挂掉;

五、9号议长接管权力,总理宣布将择日确定大选日期;

六、该总理将代替总统,10号再次飞往卡廷出席原定由总统出席的纪念活动,会见梅德韦杰夫,而不是由临时代理国家元首的议长去;

七、该总统以前是波兰团结工会华沙地委书记,该工会是推翻波共并导致东欧剧变的重要力量,受到美国和梵蒂冈的大力支持,因为教皇都是波兰生的,美国的总统都信天主教,而团结工会在夺权改国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发展,而是趋于分裂和衰落,很多人认为其并没有起到代表工人利益的作用,而实际上卡钦斯基竞选的支持者也主要是来自农村与教会;

八、该总统签订了波兰加入欧盟的协定,并对俄国占领格鲁吉亚两个俄罗斯族自治区并承认其独立表示反对立场;

九、该总统决定不买俄罗斯的石油,而买中亚国家的,但因为俄格冲突,管道又必须经过格鲁吉亚而没有修成;

十、该总统说过这样的话:我太了解历史上的俄罗斯了,所以我不能像历史上的那些国家一样搞绥靖政策,这样的政策必须从我这里开始就被坚决的拒绝。

有意思吧?补充一点,这还只是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百科查到的具有先进性的和谐信息,要是查西方的还不定查到什么呢……

所以,结论就是:最近闹狗熊,大家要严防……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01a6f0100ho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