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雪芹 .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蓄渗效应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土木与工程学院, 2018.
|
[2] |
俞邵武, 丁年, 任心欣 , 等. 城市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渗利用技术的探讨[J].给水排水, 2010(36):116.
|
[3] |
芦昌兴, 李鹏程, 宫雪亮 , 等. 济南地区净化型雨水花园结构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10):13-18.
|
[4] |
住房城乡建设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Z].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
|
[5] |
何雨洋, 王钺, 阙怡 , 等. 探析雨水花园在住区中的应用——以武汉市百步亭景兰苑小区雨水花园设计为例[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5(1):28-31.
|
[6] |
陈舒, 阚丽艳, 谢长坤 , 等. 上海地区不同结构雨水花园对径流的去污效果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6):61-65.
|
[7] |
晋存田, 赵树旗, 闫肖丽 , 等. 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洪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 2010(1):40-42.
|
[8] |
任树梅, 周纪明, 刘红 , 等. 利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效果的分析与计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2):50-54.
|
[9] |
周丰, 彭小金, 李玉来 .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径流和汇流的影响[J].东北水利水电, 2007(10):10-11.
|
[10] |
程江, 徐启新, 杨凯 , 等. 下凹式绿地雨水渗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给水排水, 2007(5):45-49.
|
[11] |
黄民生, 朱勇, 谢冰 , 等. 下凹式绿地调蓄净化城市径流[J].水科技, 2010(1):65-67.
|
[12] |
索联峰 . 渗滤池-滞留塘系统在山地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
|
[13] |
唐金忠, 温明 . 海绵城市中湿塘湿地与河道协同设计探讨[J].上海水务, 2016(4):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