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金湖县检察院传承红色精神血脉 秉持“三心”为民控申
2025-05-15 09:18: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江苏省金湖县检察院第一党支部传承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血脉,以“红色基因”筑牢政治忠诚,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匠心服务”擦亮控申窗口品牌,将“茅屋兵工厂”的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检察为民的不竭动能,在一代代检察人的接续奋斗下,连续27年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先后获评“十三五”江苏检察“名团队”、全市“践行恩来精神 争当忠诚卫士”模范集体等荣誉,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袁建凌等先进人物。

以吴运铎精神为引领,筑牢思想“核心”

该支部坚持“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机制,将《把一切献给党》原著研读与新时代政法工作理论相结合,开展“传承兵工精神 把一切献给党”主题活动,邀请党校老师讲授《吴运铎的初心与担当》主题党课。

立足金湖本地资源,把红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馆与县内高邮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作为红色教育阵地,组织干警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电影《吴运铎》,用人民兵工精神坚定红色信仰。邀请全国模范检察官、原控申科科长袁建凌讲述为民故事,引导干警赓续光荣传统。

注重在办案一线树典型立标杆,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支部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省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手、全市优秀信访干部、淮安市“政法先锋”等先进模范人物,先后有6人次入选全省专业人才库、2人次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以守正创新为动力,凸显检察“匠心”

该支部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包案办理首次申诉信访案件“一书一函”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检调对接等措施,包案办理首次信访100%化解。三年来,院领导包案化解的6件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1案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针对信访工作“流程模糊、反馈滞后”的痛点,创新构建“接访四个一、办理两见面、答复四公开”的“424”闭环工作法,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该模式运行以来,近五年办结初信初访400件,信访化解率98.75%,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系统提炼全国模范检察官袁建凌“三不过夜”“五个一样”“七心”工作法,编制各类标准134条,形成特色工作标准,实现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动司法为民从“经验型”向“制度型”转变。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实温暖“民心”

该支部面向乡村老人、残疾人创新“三个上门”工作法,司法救助工作从“上门求助”变为“上门救助”。

在陈某司法救助案中,面对申请人家庭“两残一老”的困境,办案干警快速启动“三个上门”,15个工作日就把救助金送到申请人手中。三年来,运用“三个上门”办理司法救助76件,把110余万元救助金送到81名乡村困难申请人手中。

强化与其他部门综合履职,推动权益实质性救济。在办理伤残军属王某芬司法救助案中,办案民警主动调查发现被执行人隐形财产后,综合运用民事执行监督、民事和解等方式,帮助追偿到位。

主动对接县教体局、民政局等10家单位,会签文件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双向衔接、协同救助机制,为涉案困难群众提供暖心服务。借助网格之力排查救助线索,通过释法说理、经济救助、心理辅导等方式,推行“多维联动”综合救助。先后开展深度调查30余次,发现线索45条,办理司法救助惠及救助对象40人。

作者:杨晓婧 王汉森 郎建强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