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深耕新能源产业沃土
——访镇江经开区丁岗镇党委书记王引
金山网讯 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镇江市“四群八链”、镇江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在镇江经开区,千年古镇——丁岗镇从改革开放时期波澜壮阔的乡镇工业发展中走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坚持创新发展、久久为功,逐渐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2010年4月,镇江经开区晋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时隔4个月,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的丁岗镇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千年古镇与新兴产业深度绑定,焕发出发展新活力。5月19日,《镇江日报》“开发区街镇新观察”采访组走进丁岗镇。
面对新形势,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丁岗镇党委书记王引介绍:“丁岗紧扣镇江市产业强市战略及镇江经开区‘产业攀登’工程,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核心产品制造基地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创新示范基地,助力全市、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打破垄断填补行业空白
在丁岗镇新能源产业园青龙山路上,5000平方米的碳纳米管研发与测试中心,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单壁碳纳米管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所属企业也成了镇江市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眼下,市场所需超过50%的动力电池导电剂从这里出发,走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一线;
在园区中新智地产业园,江苏序轮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金黄色的光覆盖着2000多平方米的洁净级生产车间,车间产线打破了国外芯片封装技术的长期垄断,每天可生产出3000平方米的芯片封装胶膜,可供约500万颗存储芯片生产使用;
来自广东东莞的硅翔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锂电池模组的加热、隔热、散热和热信号收集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热管理提供方案。今年,企业生产线已经扩大至14条,年产值将跃升至2.5亿元……
如今的丁岗镇,技术攻坚的故事俯拾皆是。“项目培育好比‘春耕播种’,埋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我们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实打实地干实事。”王引介绍,作为原先区域发展滞后的小镇,丁岗一步一个脚印,在比学赶超中砥砺前行。2023年,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园区、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江苏省省级特色示范园区。目前,入驻企业16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9家。
招商兵法:用“铁脚板”丈量产业链
在丁岗镇人民政府办公区域的一面墙上,“三个不相信”的标语格外醒目——“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既是丁岗镇招商队伍的口号,也是行动指南。
“不贪大求全,不急功近利,我们以量取胜,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招商人员办公室基本上都有背包,说走就走,从信息筛选、跟踪洽谈、推动项目落地,再多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引坦言,在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集中优势兵力”是招商密钥。
近年来,丁岗镇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精准发力,强化产业链企业联动,推进存量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补充专业招商人员力量,划分重点攻坚区域和行业,通过“溯源招商”叠加区域便利交通等优势,近三年来,丁岗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
双轮驱动:抓经济也要惠民生
“一方面要忙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守牢底线。”王引介绍,今年镇江经开区旗帜鲜明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主线,丁岗镇将着力打造“‘丁’住办”服务品牌,聚焦主导产业,紧盯大项目和外资项目,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助力企业扎根园区、茁壮成长;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惠及民生。丁岗镇平昌中心社区在全区率先试点推进党建引领末梢疏通工程,不断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治理难题,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走不进老百姓,实际上是干不成事情的。”王引说,统筹做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治理两件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十四五”收官年,丁岗镇在筚路蓝缕中逐步实现“小镇逆袭”,诠释了“产业攀登”要求下的乡镇发展路径。面向“十五五”,丁岗镇将锚定新能源(汽车)及新型电力装备细分领域,不断提升优化“筑巢引凤”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记者 潘宇琴 通讯员 解亚娟 胡彩叶)
责任编辑: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