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庄建设全省首家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
金山网讯 听得到蛙声、见得到蝴蝶、闻得到花香。日前,坐落于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白沙自然村的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这是全省首家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
“为何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保护工作紧迫?”一进研学基地,就能看到展板上的生物多样性“三问”。墙上还悬挂着植物、昆虫标本和展板介绍,向参观者呈现目前戴庄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生物特点以及正在开展的行动等。
基地投资200余万元,于去年9月启动,今年5月投运。基地分为多个功能区,其中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体验中心主要展示天王镇特色农副产品及生物多样性文创产品,还将开展特色产品体验活动;研学教室设置了多样化的研学课堂,参加研学的人们不仅能进行标本制作,还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戴庄村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指导下,该村引进螳螂、青蛙替代农药灭虫,引进水花生甲虫控制水花生杂草蔓延,培育句容土蜜蜂为果蔬授粉……调查显示,戴庄有机稻田里的动物种类达到130种,而常规稻田里只有27种左右。基地建成后,将有效整合戴庄、唐陵、斗门、浮山等村的农业资源、红色资源以及特色田园乡村资源并与茅山老区红色文化项目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研学课堂、做强研学产业。
句容市天王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善文介绍,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里一期工程是3个馆,一是正在建的生物多样性展示馆,一个是研学馆,还有教学馆。其中新建的是展示馆和研学馆,教学馆由原来老小学修缮改建。基地占地面积12亩,预计每年可以吸引5000人次参加研学活动,为推动农业与农村资源、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在戴庄村的和嘉坞生态家庭农场,一垄垄有机蔬菜长势旺盛、生机勃勃。农场主王程对建设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5年前他来到这里,在赵亚夫的帮助和指导下,以生物多样性理念种植蔬菜、改良土壤,培养生物多样性环境,蹚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新路。
现在农场土壤中的有机质、微生物大大丰富,农场的昆虫、鸟类逐渐多了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农场产出的蔬菜品质越来越好。他采取的是会员制销售方式,订单式生产,种植方式和理念很快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有机蔬菜消费者所接受。
戴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姚伟超说,生物多样性农业一直是现代农业的方向。戴庄村从15年前就开始探索走生物多样性农业和有机种植道路,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可以让更多人直观了解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好处,是推广戴庄经验的重要载体。(记者 朱浩 滕庆海 通讯员 戴伟 谈德寅)
责任编辑:华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