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本书由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省重点)高中语文老师精心编写。这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经验,集合而成的大作,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有指导借鉴意义。
作品简介:
《谈古论今说家教》分为四个部分:“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家庭的建设”、“幼儿的家庭教育”、“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本书重点介绍了传说中的“古代七贤母”、“古代十四孝故事”、《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主要目的依然是对今天家庭教育的启示,重在联系今天的家庭和社会的实际。
“家庭的建设”的内容比较广泛。自古以来,家庭本来就具有居家养老和教育子孙两大职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还是社会的稳定器,承担的职能十分复杂和重要。
“幼儿的家庭教育”几乎是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在带养孙子的过程中,每当遇到了什么困难,总喜欢从教育的角度来解释、处理,我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就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有了想法后,就记录下来整理成文。“幼儿的家庭教育”就是这种结果的产物。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这是小学教育的明显特征。家庭教育既有独立性,又对小学教育有补充作用,但不是学校教育的跟屁虫。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
- 章节目录:
- 自序
- 第六十三章 人生的第一任教师
- 第六十四章 幼儿教育的时代特点
- 第六十五章 幼儿教养三类型的优...
- 第六十六章 带幼儿的“三字经”
- 第六十七章 未知中无自由
- 第六十八章 要让小孩健康成长
- 第六十九章 预防疾病与病后调理
- 第七十章 我们童年时候的玩与乐
- 第七十一章 为小孙子的成长担忧
- 第七十二章 “四不”幼教
- 第七十三章 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良...
- 第七十四章 幼儿的智力培养
- 第七十五章 要学会与幼儿沟通
- 第七十六章 看得见的环保教育
- 第七十七章 看不见的环保教育
- 第七十八章 要进行审美的初始教...
- 第七十九章 我们推崇心的教育
- 第八十章 不要掠夺式地开发幼儿...
- 第八十一章 勤动手,不畏难
- 第八十二章 纯正兴趣与强大自制...
- 第八十三章 积极引导、发展小孩...
- 第八十四章 对幼儿的教育也要与...
- 第八十五章 奖惩与实事求是
- 第八十六章 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
- 第八十七章 历史证明:家教不同...
- 第八十八章 古人是怎样教育儿女...
- 第八十九章 读书:明理、做好人
- 第九十章 中国现代名人的教子之...
- 第九十一章 美国名人的教子之道
- 第九十二章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
《谈古论今说家教》源于我写的《谈古论今说启蒙》。后者写完后,发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纠缠在一起,许多问题都没有说透彻,于是就分为两本书:《中国古代教育的启示》、《谈古论今说家教》,并且新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内容。
分开后,《谈古论今说家教》分为四个部分:“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家庭的建设”、“幼儿的家庭教育”、“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第一、四两部分完全是新写的,原书并没有这些内容。第二、三两部分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经过了较大的修改,有的还是重写或新增的。完稿后,觉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虽然初中及其以后的没有写了,但感到要说的都说了,只是在内容上,根据年龄的增大,学习和工作的区别而家庭教育不同而已。
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天子(自秦始皇开始就叫皇帝了)、官员和一般知识分子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资料,主要是封建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很少,原始社会则没有。在介绍时,我统称为古代的家庭教育,作了一定的评价,但重在给今天家庭教育的启发。有相当一部分是古代的传说,而这些传说正反映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本书作了重点的评介。原始社会的时间最长,但不能说没有教育。还有一部分是写农业劳动者、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我对这些人的家庭教育几乎没有看到什么资料,但这些人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古今几乎没有本质的区别。我家里就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根据有关的历史背景及我自己的一些观察和体会而写成的,主观推测性比较大。但这一部分人在古代社会中的数量是最多的,直到七十年以前,这些人与学校教育无关,甚至也没有最起码的文字教育,而又最能反映古代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就不得不写了。这一部分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我没有时间去找到相关的资料核对,正确与否有待今后的证明。
在奴隶社会,实质是家天下,严格说来,全国就只有天子一家人。那时的教育,只能说是天子的家庭教育。从某些传说和某些资料来看,贵族还是有家庭的,他们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性质,但只是附着在天子的家庭教育上。奴隶是没有家庭的,他们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就不要说家庭教育了。但不能说他们没有任何教育,否则,口头语言、带养儿女的常识、生产技术和生活知识就没有可能进行传承了。他们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言传身教,示范模仿,而这两点正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我们只能说,这是家庭教育的最初形式。
到了春秋的初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那就是私塾,大家尊孔子为私塾的开创者,实际并非一人。农奴或者说农民,还有一部分手工业者,有了真正的独立的家庭,可他们的子女没有经济条件进入学校读书。何况当时的学校,教的是儒家经典,没有教授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而这些基本上都是家庭传授的。这时劳动者已经有了独立的真正的家庭教育,因为他们既拥有了独立的家庭,也有了完整的教育。
在封建社会中,皇宫和官员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家庭教育不再是纯粹的非文字教育,也有了文字教育,与学校教育也没有截然分开。士人的家庭教育既有传说,也有一定的历史资料,有的还是大本大本的书,对后人的影响最大。
为了让大家对古代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整体印象,我们重点介绍了传说中的“古代七贤母”、“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这些封建色彩比较浓,只能批判性的吸收。主要目的依然是对今天家庭教育的启示,重在联系今天的家庭和社会的实际,具体说明神话传说和这两部书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对这两部书的阐述是我个人的观点,目的在于引发大家的思考。有指导作用就吸收,有不同意见也能提供思辨的材料和观点。
“家庭的建设”的内容比较广泛。自古以来,家庭本来就具有居家养老和教育子孙两大职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还是社会的稳定器,承担的职能十分复杂和重要。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对家庭的建设是十分重视的,不仅封建专制统治的法律深入到了家庭中,还有十分严厉的族规和家规,共同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但也是家庭成员生活和劳作的最小单位。如果家庭不存在了,养老和家庭教育就要出现问题,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这一部分不仅有关于家庭的起源,发展,还有当今社会家庭的剧烈变化,但中心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主要内容有家训、家教、家风、家声、家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主旨或者说是大纲,家风、家声和家庭文化建设,不言而喻,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长远而具体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有声或无声的家庭教育,对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有深刻的影响,并且要影响一辈子。
家训、家教、家风、家声和家庭文化,对一个家庭有较为稳定的影响,在内容上有古今的变化,就是在形式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现在还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一部分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了几副对联,概括了家庭建设的基本观点,精心读书的要旨和方法,待人处世的品德修养。同时对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家训和家教作过简单的介绍。我想,这些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也许是有益处的,至少可以引起我们的某些思考。
“幼儿的家庭教育”几乎是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我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会去当“保姆”,更没有想到一当就是十四年,就没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既没有去过家政训练班,也没有时间去学《幼儿教育学》之类。来长沙带养孙子时,我已经六十六岁了,现在将近八十岁,写这一部分文章时,我已经七十多岁的人。可以说,我是边做边感悟边写作的。也许是一辈子的职业习惯,总是从教育的角度考虑得多。带双胞胎孙子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十分繁忙,即使想去学这方面的书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得补充一点,自双胞胎孙子出生后,我们两家都在积极请保姆,可是这些保姆就是不愿意干,因为带养双胞胎的事情既精细,又很繁杂,她们干一个月就走了,顶多做两个月。在2006年高考时,我没有监考了,从讲台上走下来后,就立即到长沙来带孙子了,由我妻子(她也是退休教师)为主,由我来当她的助手,至今已有十三年有余。这根本就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不后悔,收获不少,退休生活还过得很充实。
我毕竟是一个教了四十年书的人,在带养孙子的过程中,每当遇到了什么困难,碰到了什么矛盾,总喜欢从教育的角度来解释、处理,我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就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或看相关的书籍。有了想法后,就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经过一段时间后,积少成多,就产生了一系列文章的初稿,“幼儿的家庭教育”就是这种结果的产物。
在这个阶段,我们特别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小孩身体的成长与健康,也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带养小孩的传统中,这是带养人最大的事情,孩子身体不好,其他的好都是无用的。安全、营养、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是时时刻刻担心的事情。我在这个过程中最为推荐一些传统的做法,突出了食物保养和食物治疗。毕竟药物治疗不是最好的办法,其中西药的负作用最大。
二是小孩子应有的素质。我是极力推行早教的,要以思维的培育和发展放在首位。自小孩诞生后,五官的运动与大脑的发育是同时进行的,大脑的发育与智力的养成也是同时进行的。兴趣、习惯和个性的沐浴和养成,也是这一部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健康的兴趣和习惯,良好的个性,有益于一辈子。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发育与成长是主要的,我不赞成过早地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专门教育。大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和成熟前,过早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有害而无益。在小孩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东西可以学习,如多讲对人生有益的故事,它符合小孩的特征,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能促使健康习惯的形成。幼儿的教育是完完全全的生活教育,一切脱离幼儿生活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我比较熟悉的部分。我当过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始终兼任培训小学教师的课程,也到众多小学去听过课,但时间不到五年,也是知之不多。在辅导两个小孙子的过程中,我学习过小学的课时计划,也看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各学科的教学大纲,还较为详细地看过教材,我又是学师范教育专业的。何况我妻子是小学教师。写这部分时,还算得心应手。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这是小学教育的明显特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两股道上的火车,而是一辆火车有两个车头。在培养小孩中有共同的方向与目标。家庭教育既有独立性,又对小学教育有补充作用,但不是学校教育的跟屁虫。
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要始终记住一条:语文是百科之母,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学好语文和数学是小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整个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基础,这两科没有学好,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没有完成。
在小学教育阶段,初步确立远大的志向,基本养成勤奋、节俭、诚实、善良的品德,还要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有严谨的学风,有严密的思维。这些方面的培养有个漫长的过程,但小学阶段是个基础,特别要注意,不能沾上不健康的兴趣和习惯。这些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
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全是学校的任务,家庭教育不能缺席,特别是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要放到主要的地位。要认识到学习的方向和方法重于具体内容的辅导,在这两点上,家长绝对不要帮倒忙。有些家长听信社会教育机构的蒙骗,报上四五门与学校无关的培训课程,占用了小孩的时间,分散了小孩的精力,使学业成绩不升反降。而对应该学的古代传统文化却不闻不问。这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是很难管住的,甚至还推波助澜。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孩对读书的渴求。小孩自己想读书,还想得特别厉害,像口渴了想喝水一样,那就什么都好办了。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是对小孩家庭教育的重点。
还要树立一个重要观点,各种知识是自己学进去的,科学技术是自己掌握的,自己的刻苦努力是主因。学校教师的讲授与指导是主导,是引路;走路,能走多远,那是小孩自己的事。如果全靠请人辅导,把学好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那就让小孩养成了学习上的依赖性,就决定小孩没有多大出息了。
至于身体的发育与疾病的防治,基本是家庭的责任,学校只负责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事,其他充其量也只是个连带责任。家长在营养搭配,疾病防治上应该特别注意,还要经常带领小孩进行身体锻炼,科学饮食,防治疾病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教育。父母不仅是家庭教师,也是家庭医师,还是家庭营养专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人都要当父母,人人都要成为杂家,要做到无所不知。
虽然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多比较熟悉的,我也是边辅导、边感悟,边总结的,写出的东西不成体系,也是一孔之见。
从上面的评介来看,我在《谈古论今说家教》一书中所写的内容基本是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缺乏理论高度,也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所写的东西是真实的,有操作性,实用价值比较大。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也给了一些解决办法。同时也给有志于研究家庭教育的人,提供了一些研究材料,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安慰之至了。
本书是从有一定文化的家长的角度来写的,主要是考虑到今后所有带养人都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来带养。由没有文化的人带养小孩的历史时代即将过去,从他们的角度来写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本书虽然有许多内容属于古今中外的上层人士,这不是我写《谈古论今说家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部书是写给普通家庭的带养人看的。不论是封建社会官僚家庭的家教,还是中外名人的家教,目的都是落脚在普通人的家教,重点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如何通过读书走上光明大道,成人成才,为国为家作贡献。任何时候都是中下层家庭的兴旺才是国家的兴旺,让中下层家庭欣欣向荣是国家兴旺的标志。
在本书中,我不是写系统严密的教科书,也称不上是理论著作,我是做议论性散文写的。纯理论性的文章提不起普通家长的读书欲望,没等读完全书就兴趣索然了。夹叙夹议的散文就可能避免这种阅读抗御性。由于是抽空分散写的,包括修改在内,前后长达十余年,语言风格也没有一致性了。有的文章议论意味比较强,有的文章叙述成分比较多,甚至有时还有描写与抒情。这样也有个好处,可以时常调换阅读口味,不会总是板着脸孔。
考虑到大家的工作都很忙,连续阅读有困难,因此,在书中的各部分是独立成篇的,每次可以只读一篇,不必连续阅读。为了让每一篇都有完整性,个别地方的部分内容可能有点交错现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从整体上讲,全书还是有一个系统的,各方面只要我能想到的都照顾到了。
从上面的简述中可以看出,整个《谈古论今说家教》的内容比较庞大,上下五千年的家庭教育全包括在其中。但始终都与个人的经历、观察、感悟有关,即使是第一部分的历史资料要多一些,也是从能对现实社会的启示为基本出发点的。再次强调,这本书不是什么理论著作。这种始终与现实相联系的文章,也许现实价值要大一点,能解决教育小孩的一些实际问题,但理论概括度低,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甚至没有理论规律可寻。
在这十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始终在家中围绕两个小孙子打圈圈,没有多少出门的机会,见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文中没有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证,写的都是自己的观察与体验,重在如何做才是好的。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始终去不掉,就是希望我的后辈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也能收获一些经验,从中悟出一些理论来,在家庭教育中不走或少走弯路。所以说的始终都是真话,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哗众取宠的现象。
这部作品有无实际价值,我自己不敢作出结论,全靠时间来检验。也请内行多加斧正。
本书估计有八十余万字的上下,每一篇文字都有6000字的上下。在我的博客上上过,只上得一部分就没有时间而停止了。即使上那一部分,到本书时,修改较多。
2018年9月2日星期日
2019年5月6日
2021年2月8日再修改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