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征期间,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120多次。红军在四川境内打的重要战役战斗主要有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嘉陵江战役、剑门关战役、土门战役、包座战斗,腊子口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红军从四川古蔺二郎滩、太平渡等渡口四渡赤水河后,从贵州向云南进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必须抢时间,渡过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是悬崖绝壁。1935年5月3日,红军派出两个排智取了江对岸敌人的哨卡,随后利用仅有的7条渡船,经过七昼夜的抢渡,大队人马全部过江。红军跳出了80万敌军包围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收起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雅安石棉县境内),消灭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地杀出一条生路。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收起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1935年5月29日,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英雄,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胜利占领大桥。红军后续部队跟进,迅速击溃守敌一个团,占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这样,蒋介石企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阴谋彻底破灭。
收起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发起并成功地进行了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共歼敌1万余人,相继攻克9座县城。这次渡江作战,红军强渡的江河之宽,渡过的人数之多,取得的战果之大,在红四方面军的战史上是空前的,在整个红军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次战役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策应了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收起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的战斗有两次,都称为剑门关战斗,一次发生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一次发生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其中1935年3月长征途中的战役尤为著名,攻克剑门关之战,成为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五大经典战役之一,谱写了红军战争史上“进攻战”的辉煌篇章。
收起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川西北。位于阿坝北川河谷东段的土门是进入茂县的唯一通道。国民党川军为阻止红军第四方面军,急调3个旅到四川茂县,以土门和北川河谷布防。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的计划,决定发起土门战役。
收起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确定了两军共同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班佑以东的上下包座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北部,地势险要,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向上包座守敌发起攻击,8月31日,攻占上包座。与此同时,第四军一部也向求吉寺守敌攻击。此役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敌援军第四十九师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包座战役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大门。
收起腊子口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素有天险之称。腊子口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水深流急的腊子河,河上架有一座木桥,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敌人在这里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防守,严密封锁红军北上的道路。1935年9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
收起1935年11月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八万战士损失一半。南下、西进作战,红四方面军往返雪山草地,连续进行激烈战斗,部队减员严重,遂在甘孜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的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总指挥,李特任参谋长,周纯全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任副主任,下辖六个军十九个师,共4万余人,与南下时相比,减员达一半以上。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