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法军事军事军事理论与军史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上杭县开国将军共有27名,其中中将3名(刘忠、袁子钦、罗舜初),少将24名(王直、王胜、王香雄、王集成、王奇才、邱子明、雷钦、孔瑞云、陈茂辉、陈海涵、翁祥初、刘永生、刘禄长、丁甘如、李平、刘彬、黄鹄显、邱国光、张力雄、邱相田、黄炜华、蓝庭辉、王贵德、刘振球)。

本文集介绍乡村的“九军十八师”,长征中的福建子弟,以及红军长征走出来的上杭开国将军,如刘忠、袁子钦、罗舜初、王直、张力雄、黄炜华、郭廷万、黄鹄显、刘彬、陈茂辉、翁祥初、刘禄长和陈海涵。

更多
收起
黄伟
第1章 上杭才溪乡(福建省)——乡村的“九军十八师”
1.乡村的“九军十八师”
张惟;韦凌影
<正>龙岩,是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边城重镇。1926年,从广州出发的北伐东征军经此人闽,留下镇守的福建省防军第一旅少将旅长陈国辉,已经是民国时期当地最高军阶的长官了。1949年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似潮水般的退下来,先是55军、第9军,继有胡琏兵团经由龙岩撤向台湾。而瞬间,人民解放军二、三...     详情>>
来源:《福建乡土》 2013年第05期 作者:张惟;韦凌影
第2章 长征中的福建子弟
1.长征中的福建子弟
<正>~~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16年第11期 作者:
2.长征时期闽西红军系列文物故事赏析
邹淑红
本文简要介绍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闽西儿女在长征中使用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以佐证福建闽西儿女为长征的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做出的重大贡献。     详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第10期 作者:邹淑红
第3章 刘忠
1.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首任军长刘忠
叶青松
<正>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他受命出任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侦察科科长,率侦察部队一直走在最前面,成了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后来,他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首任军长。他就是闽西子弟刘忠中将。     详情>>
来源:《党史博览》 2009年第05期 作者:叶青松
2.长征先锋中的先锋——记我的父亲刘忠在长征中的片段
刘蒨
<正>我的父亲刘忠,不仅仅是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而且是中央红军长征先锋中的先锋。作为中央红军长征中走在最前面的一军团侦察科长,实际上他的长征不止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父亲率领红一军团侦察部队走在中央红军的最前面,斩关夺隘,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深入敌占区,探寻...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16年第10期 作者:刘蒨
第4章 袁子钦
1.桃李遍军中的袁子钦
夏明星;孙艳东
<正>共和国开国将领中,袁子钦中将堪称儒将。在风云壮阔的军旅生涯中,他长期从事院校工作、政治工作、干部工作,为人明是非,识大局,对党忠诚,持身以正,临难不苟,桃李遍军中,口碑传军外,故人称"师表将军"也。一、毛泽东:"草地分裂,你这个书生胆子不小啊!"袁子钦,又名袁致卿,学名从行,1908年12月...     详情>>
来源:《党史博采(上)》 2018年第10期 作者:夏明星;孙艳东
2.袁子钦将军的曲折长征路
刘宝联
袁子钦,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路上,袁子钦一直随红五军团13师37团和39团行军、打仗。他经常根据军团政治部的要求,提出新的政治内容,做政治思想     详情>>
来源:《政协天地》 2006年第10期 作者:刘宝联
3.袁子钦率六十军抗美援朝
徐平
<正> 袁子钦,原名袁致卿,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五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纵队政委,军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于部部组织统计部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4年第09期 作者:徐平
第5章 罗舜初
1.中将“参谋“罗舜初
董保存
翻开《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参谋”的条目下有这样的文字:各级司令机关中参与军事谋划、承办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由军官充任。在司令部和有关机关编设,有作战参谋、训练参谋、侦察参谋、战勤参谋等。主要职责是:收集研究情况,提出报告、建议,拟制军用文书,传达命令、指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详情>>
来源:《党史博览》 2002年第07期 作者:董保存
2.毛泽东与罗舜初中将在长征前后
慕安
<正>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5年第S2期 作者:慕安
3.罗舜初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罗小明
<正> 1970年4月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 自从2月份国防科委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下达了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任务以后,试验基地动起来了,七机部动起来了,兰州军区动起来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各个协作单位都动起来了。运送火箭、卫星和有关设备的专列从各地驶向酒...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0年第06期 作者:罗小明
第6章 王直
1.听开国将军王直讲攻打永安城的故事
陈增春;赖茂功
<正>"那是1934年春末夏初,为了拖住国民党反动派进攻中央苏区的后腿,配合苏区军民反‘围剿’,红9团智取宁洋县城胜利以后,4月中旬奉命配合红七军团19师攻克永安城。"95岁高龄的老红军王直激动地与我们回忆起了往事。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12年第07期 作者:陈增春;赖茂功
2.福建红九团为红军长征作出了贡献——访老红军王直将军
凌钢
<正>在福州五风山下王直将军小楼的会客厅内,一幅胡锦涛同志同王直将军亲切握手的照片首先跃人我们眼帘,已90高龄的王直将军,浑身放射出一种身经百战、历尽沧桑、永远不息的战斗生气。“福建老区人民和地方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福建红九团也为长征作出了贡献!”王直将军满怀深情地对...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5年第S2期 作者:凌钢
第7章 张力雄
1.张力雄 力克百战方为雄
余玮
<正>劫后余生的张力雄在战争中屡立战功,长征于他是一种精神老红军战士健在者硕果寥寥,寻访这些老者,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抢救的是一手的历史细节。张力雄,103岁,开国少将。16岁入团,18岁入党,19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1岁参加长征,曾任红五军团第四十五团政委,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南京市南瑞路将...     详情>>
来源:《中华儿女》 2016年第15期 作者:余玮
2.张力雄:103岁老红军
余玮
<正>寻访老红军战士健在者,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抢救的是一手的历史细节。张力雄,103岁,开国少将。16岁入团,18岁入党,19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1岁参加长征,曾任红五军团第四十五团政委,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南京市南瑞路将军大院的一幢两层小楼里,采访了这位身经百战的百岁长者。一见面,张力雄就...     详情>>
来源:《党史纵横》 2016年第09期 作者:余玮
3.百岁将军的长征路线图
陈金来;杨心怡
生于1913年的百岁开国将军张力雄,是闽西红土地上的传奇人物。$$ 张力雄16岁投身革命,19岁参加红军,三次过草地,六次死里逃生,参加战役战斗百余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     详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6-09-26 作者:陈金来;杨心怡
第8章 黄炜华
1.黄炜华将军手绘长征路线图
<正>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黄炜华将军亲属专门为本刊提供了黄将军生前亲手绘制的一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战役示意图,十分珍贵。现特别刊出,以飨读者。并向黄将军夫人毛真致以诚挚谢意!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
2.健笔行书的开国将军黄炜华
赖文燕;傅柒生
<正>近日,在开国将军黄炜华的弟弟黄树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古田会议纪念馆举办了《开国将军黄炜华夫妇书画精品展》,观众络绎,叹为观止,好评如潮。黄炜华1914年出生于上杭县南阳乡,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平型关战斗以及辽沈、平津...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21期 作者:赖文燕;傅柒生
3.深切怀念黄炜华同志
毛真
<正>亲爱的老伴黄炜华离开我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他用过的东西随处可见,仿佛他只是出了远门,暂时没有回来。每当我看到挂在墙上他的遗像时,才意识到他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心中的悲痛使我陷人了对他深切的怀念。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坚定不移炜华1914年9月出生在革命老区福建省上杭县...     详情>>
来源:《铁流(27)》 2014年第期 作者:毛真
第9章 郭廷万
1.拄着树棍到陕北
郭廷万
<正>我1913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江山区同碎村的一个贫苦人家里。我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只剩祖母和父亲,有房子两间及祖传下来的造纸作坊一间。刚开始家庭主要生活来源是帮人家做纸、耕田和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后来自己做不起纸了,就给别人做,自己与人家合买一条牛来耕种。牛死了之后,就...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郭廷万
第10章 黄鹄显
1.黄鹄显将军的战斗历程
董殿稳
<正> 走上革命的道路黄鹄显(1914——1986)一九一四年二月三日,生于福建省上杭县兰家渡区岐滩村。在少年时,他读书用功,天资聪明,每年考试被列为优等学生。一九二九年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的红四军到了他的家乡,攻占了历称“铁城”的上杭县,革命的红旗从苍翠的山岭上升起。黄鹄显就在这时参加...     详情>>
来源:《党史资料与研究》 1987年第05期 作者:董殿稳
第11章 刘彬
1.我记忆中的两个长征片断
刘彬
<正>我原名刘嘉树,是上杭县蓝家渡区冯坑里人。16岁时,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闽西农民暴动”,成为农民赤卫队队员。1929年春,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调入上杭县赤卫大队二支队,9月随队参加配合红四军攻打上杭县的战斗。1930年3月,我随赤卫队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刘彬
第12章 陈茂辉
1.陈茂辉单身赴“宴”脱险记
刘宝联
<正> 陈茂辉,上杭县旧县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红军长征后他留闽西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随后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8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这里,说一个他在1937年10月发生的一段惊险故事。 当时,陈茂辉受杭代县军政委员会委派,回家乡...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1994年第05期 作者:刘宝联
第13章 翁祥初
1.带领炮兵连过草地
翁祥初;翁冀中
<正>带病踏上长征路第五次反“围剿”的末期,我病了。当时我任红二十三师六十九团党总支书记兼政委。红二十三师原是红军中主力师之一,下辖的3个团红六十七团、红六十八团、红六十九团都是满员满编。但是在广昌战斗中全师减员过半,团的干部也牺牲过半,红六十九团团长就在广昌战斗中牺牲了。我...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翁祥初;翁冀中
第14章 刘禄长
1.长征中我冲锋在前
刘禄长;刘四玲
<正>1914年1月18日,我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乡岐坑村一户农民家庭。在旧社会,我家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家庭一样,生活极其贫苦,我十来岁就跟父亲一起下地干活,来维持全家的生活。1929年“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朱总司令、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两次入闽,到了我的家乡。就在这...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刘禄长;刘四玲
第15章 陈海涵
1.他帮罗荣桓找野菜
陈逊
陈海涵,福建上杭人,1914年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中任红军总部直属“红星炮兵营”政委,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二营教导员,四师十团政治处总支书记、主任、团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著有《在彭总指挥下》、《“V”用...     详情>>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06年第09期 作者:陈逊
价格:¥20.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