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案例介绍(ppt)  2006/10/15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20日下午14:00—16:00,论坛的第七场演讲举行,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先生做了题为《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案例介绍》的演讲。李东来在演讲中介绍了城市及城市图书馆的发展背景、东莞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以及建立总分馆制的集群化管理模式的案例、城市图书馆发展趋势——集群化管理。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及其关系(ppt)  2006/10/15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20日下午16:30—18:00,论坛的第八场演讲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先生做了题为《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及其关系》的演讲。刘兹恒指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集成的模式,并不是和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并存的一种模式。在当前条件下,所有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都只能以复合图书馆作为自己的定位,完全不存在什么数字图书馆的实体建设。

面向知识的图书馆学发展新趋势(ppt)  2006/10/15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21日上午8:00—10:00论坛的第九场演讲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先生做了题为《面向知识的图书馆学发展新趋势》的演讲。王子舟先生指出,未来的图书馆学研究重心转向知识领域,既是社会发展的作用造成的,也是其自身学科逻辑理性的发展结果。这种演变看似为一种研究范式的转移,其实却是图书馆学对其自身学科逻辑起点(文献)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进展与问题(ppt)  2006/10/15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21日上午10:00—12:00论坛的第十场演讲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先生做了题为《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进展与问题》的演讲。李国新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立法进程与研究重点、《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等问题,全面细致的介绍了我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进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ppt)  2006/9/26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9日下午,论坛的第六场演讲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做了题为《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演讲。

我们的图书馆——今天和明天(音频)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上午9:00,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上午10:00,论坛的第一场演讲举行,由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李炳穆先生做题为《我们的图书馆——今天和明天》的演讲。李炳穆先生的报告分为引言、我们的图书馆、结束语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图书馆的今天和未来。李炳穆先生最后指出:“图书馆员必备的技能可概括为分析、研究、计划、组织、管理、监督、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操作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演讲能力等。未来的图书馆不应落后于文化事业,而应先导文化。以图书馆为舞台的图书馆员应该象过去的学者图书馆员(scholor-librarian)那样成为主导文化的主力军。”

图书馆业态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音频)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上午9:00,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下午14:30,论坛的第二场演讲举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做题为《图书馆业态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演讲。陈传夫教授指出,图书馆事业的业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去认识图书馆业态的变化,找到它的规律。同时,在实践当中判断图书馆应当向什么方向走,图书馆应当如何决策。陈传夫教授认为图书馆现在变得更好,但同时图书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与挑战。陈传夫教授从全球角度全面、系统、详细分析了图书馆业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对图书馆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因应变化的措施和方略。陈传夫教授的演讲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提出问题与陈传夫教授探讨。

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中的潜力(Potenti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音频)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7日上午,论坛的第三场演讲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信息科学系主任Abdus Chaudhry先生做题为《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中的潜力》(Potenti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的演讲。Abdus Chaudhry先生从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相同点、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可能的贡献、图书馆技能向知识管理能力的转变、应用图书馆经验促进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的案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进展及其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

21世纪的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音频)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7日下午,论坛的第四场演讲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信息科学系执行主任Khoo Soo Guan Christopher先生做题为《21世纪的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Christopher先生21世纪知识组织进化的前景、知识组织的定义及其与传统信息组织的区别、知识组织研究的问题、经验交流等四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知识组织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中的潜力(Potenti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ppt)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7日上午,论坛的第三场演讲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信息科学系主任Abdus Chaudhry先生做题为《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学中的潜力》(Potenti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的演讲。Abdus Chaudhry先生从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相同点、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可能的贡献、图书馆技能向知识管理能力的转变、应用图书馆经验促进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的案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进展及其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

21世纪的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ppt)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7日下午,论坛的第四场演讲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信息科学系执行主任Khoo Soo Guan Christopher先生做题为《21世纪的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Christopher先生21世纪知识组织进化的前景、知识组织的定义及其与传统信息组织的区别、知识组织研究的问题、经验交流等四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知识组织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后现代主义与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ppt)  2006/9/18
2006年9月16日—9月23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9月18日下午,论坛的第五场演讲举行,台湾大学图书信息学系副教授陈书梅女士做了题为《后现代主义与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的演讲。演讲分为: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社会与图书馆、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读者咨询顾问服务、书目疗法服务、图书馆推广阅读指导服务之道和结语六个部分。通过层层分析,陈书梅女士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须落实“知书”与“知人”的核心理念、新时代图书馆服务不能仅关注读者一般性的信息需求与提升信息素养等方面、新时代图书馆服务须了解读者阅读心理并满足其阅读信息需求、新时代图书馆服务须提供阅读指导服务。演讲生动活泼,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的大家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隆重举行(图)  2006/9/16
2006年9月16日上午9:00,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三院隆重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主持开坛仪式。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李炳穆先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息科学系主任Abdus Chaudhry先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息科学系执行主任Khoo Soo Guan Christopher先生、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副教授陈书梅女士、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研究馆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吴慰慈先生、马张华先生、段明莲先生、李国新先生、刘兹恒先生、王子舟先生出席开坛仪式并将做主题演讲……

我们的图书馆——今天和明天(图)  2006/9/16
2006年9月16日上午9:00,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东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高层开放论坛在北京大学校内三院隆重举行。上午10:00,论坛的第一场演讲举行,由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李炳穆先生做题为《我们的图书馆——今天和明天》的演讲。李炳穆先生的报告分为引言、我们的图书馆、结束语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图书馆的今天和未来。李炳穆先生最后指出:“图书馆员必备的技能可概括为分析、研究、计划、组织、管理、监督、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操作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演讲能力等。未来的图书馆不应落后于文化事业,而应先导文化。以图书馆为舞台的图书馆员应该象过去的学者图书馆员(scholor-librarian)那样成为主导文化的主力军。”

共14条 当前:1/1页,15条/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博客聚合相关资料

美国国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 对关闭美国国家技术情报中心的初步评价报告(2000) [武夷山]  2023/6/16
1999年8月,英国商务部长达利提出,要关闭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技术情报中心(NTIS,其地位类似中信所),将其馆藏的论文、缩微平片、档案、文献数据库等都移交给国会图书馆。具有独立地位的“美国国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2000年3月向美国总统、副总统和众议院议长提交报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概括起来有三点:

2012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写作-投稿研修班通知  [caining]  2012/2/23
为提高广大图书馆员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掌握研究与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学习科研项目申请和报告撰写的基本知识,了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投稿的相关要求,加强读者、作者与编者、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发起、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授课、多个重要图情期刊配合参与的“2012年图书馆学科研-写作-投稿研修班”,现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情报机构一线工作者招生。 欢迎携稿交流。交流论文由专业编辑和审稿专家提供审稿意见。

修改版:《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26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图书情报工作]  2012/2/22
信息资源是是用户服务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也是图书情报机构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其共享水平是决定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能力与发展程度。图书馆联盟作为当前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组织中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已经形成全国性、区域性、系统内、系统外联盟协调共享的局面,在整体规划与协调采购,建立资源完备、覆盖面广、利用方便快捷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开斯特《生存无需强制》的基本内容 [王梅的图书馆]  2011/12/19
2010年10月在第三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兰开斯特做了《生存无需强制》的学术报告,后授权翻译并发表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第1期。当笔者阅读到这篇文章,感觉其语言表述的真实与真诚的鲜活生动性,其内容细腻的人文情怀与追求,特别吸引读者,让读者感到了一股新鲜的人文气息。在笔者看来,虽然他曾是西方图书馆学流派中鲜明而坚定的新技术派,但在这篇文章中其人文价值观由技术价值观的转向而来,理由和真诚是如此真实,使他的未来图书馆的主张似乎颇具魅力。即便是随手翻来重读该文,其语言表述的鲜活生动性仍是让人读着感觉很过瘾,很惬意!其内容的人文情怀与追求图书馆人文家园的真情实感仍使读者心底热情四溢,让读者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现在与未来充满信心与兴趣。 笔者首先被他独特而形象的开场白所吸引:“震惊、气愤、厌烦,甚至可能还有恼怒,这些都是一个好的主旨演讲应该在听众中引发的情绪反应。我的讲话将会刻意煽情。如果在随后的几分钟时间里,我能设法激起在座大部分人的义愤,那对于我来说将是巨大的成功。”这让笔者感到一股语言与情感深处的新鲜气息,这在笔者多年阅读过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多篇理论专业论文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几次阅读的冲动与欣喜之一。然后就似乎被什么东西牵引,一路读下去,后来又反复的阅读多次,每一次阅读几乎都是这样,每一次阅读都有新发现与新收获。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5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1/15
2011年10月21—25日,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主办、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5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理论创新与实践进展”在泰安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市共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怀念黄宗忠教授 [sinolib]  2011/10/30
刚从办公室看完季维龙所写的“胡适与图书馆”一文回来,发现“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Q群:127088812——仅对博士开放)群友、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博士生戴艳清转发的彭老图的微博,惊悉黄宗忠老师于今晨仙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马上搜索有关黄宗忠的最新消息,猛然发现斋主刚刚发布了“沉痛悼念黄宗忠教授”一文以及三位老师哀悼黄宗忠教授的“唁函”,不禁悲痛不已。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界失去了一位领军人物,如果不是这样,黄宗忠老师极有可能参加今年12月中旬在深圳召开的中图学会图书馆学基础研讨会,可惜黄宗忠老师再也不会出现在日后的任务会议之中了。

第25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正式通知 [图书情报工作]  2011/9/22
开展情报服务,传递情报信息,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使用户准确查找有用信息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专业化、针对性特点,也期望得到综合型、复合型的知识情报,因此,面向不同用户主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情报服务,成为图书馆应对信息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图书馆的情报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既为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创造了契机,也为图书馆争取更多用户、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补编征求词条 [图书馆学术交流群]  2010/10/31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由丘东江老师主编/总审定的、全国图书馆界100余位图书馆工作者编辑的《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于2006年出版。这部辞典是一部综合性的专业工具书,虽然不是我国出版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收词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释义较为详细、下限年代最近、得体实用、综合质量较高的一部具有百科辞典功能的工具书。该辞典共收1万多词条,240万字。该辞典出版以后深受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欢迎。

人大复印资料 [误入奇图]  2010/5/20
今天拿到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第4期,看到我那篇《建构图书馆的云时代》被全文转载。根据目录页的启示找电话询问稿酬事宜,没想到接电话的老师态度很生硬,说等通知吧,估计月底会收到。

引文分析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应用 [kfc日]  2010/2/26
引文分析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应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郭又陵:发展中的国家图书馆出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1/22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1979年2月,书目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图书馆统一编目部基础上创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建社之初,只有一个编辑部,除继续发行统编书目卡片外,年出书仅十余种。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书稿投稿须知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1/2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是国内唯一一家中央级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与信息资源管理著作专业出版社,出版上述领域的学术专著、教学用书、工具书以及面向图书情报工作者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领域工作者的工作用书与普及读物。如果您的大作符合我们的出版方向,欢迎不吝赐稿。

图书馆学情报学刊物投稿经验 [图人话图]  2009/10/31
1.中国图书馆学报国内图书情报界顶级刊物,双月刊,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主办。刊登论文质量都很高,也是引用率最高的一种刊物,不过,录用论文有点看资历有成分,版面费较高,要求打印稿(http://www.lsc.org.cn/CN/zgtsgxb.html)。

Budd教授的苦恼 [游园·惊梦 ]  2009/10/26
在读“trapped in our own discursive fomations”这篇论文时,其中有一段,作者这样写道:Budd是一个有大陆哲学背景,特别是现象学、诠释学和符号学背景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者。最近,我很荣幸站在了他在哥伦比亚的密苏里大学的办公室,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哲学和后现代书籍的收藏。在和他的谈话中,我问他是否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生们对这些思想感兴趣,Budd悲伤地摇了摇头,并说他如何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我们的谈话让我想起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洞见,“语言的边界,是我世界的边界”。或者,“对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显然,Budd的工作处于图书馆学情报学话语体系允许和学生接受的边缘,这一边缘决定了哪些是合适的和相关的。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第一本半月刊即将诞生 [误入奇图]  2008/12/25
《图书情报工作》作为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知名的大型核心期刊,创刊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在同行期刊中多次率先实现改版,谱写了季刊->双月刊->月刊的发展轨迹。2009年,她将改版为半月刊,打造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第一本半月刊!

共15条 当前:1/1页,15条/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