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数字图书馆始建于2007年---“全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启动之年。数字图书馆建设依照院-所共建、协同参与的方式,经过全院各机构的共同努力,在资源采购、数字化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成效。
- 中文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图书馆
- 始建时间:2007年
- 联系电话:010-68672897
- 官网:http://cx.cafs.ac.cn:8028/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基本概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数字图书馆始建于2007年---“全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启动之年。数字图书馆建设依照院-所共建、协同参与的方式,经过全院各机构的共同努力,在资源采购、数字化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成效。
当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数字资源在文献类型和学科覆盖面等方面日趋完善,馆藏建设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学科设置、科研方向紧密联系,引进了百链统一检索平台、中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成果数据库以及期刊评价和文献管理的软件工具等,建设了电子图书特色馆藏库、水产文摘库、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库、鱼类图片库等特色资源库,整合了谷歌学术、谷歌图书等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为促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加强学科发展规划,实现“一流院所、三个基地”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献保障。
同时,开通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满足科研人员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开展了虚拟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特色服务,帮助科研人员更快更好的了解和使用数字图书馆,并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数字图书馆将长期坚持“服务科研人员”的宗旨,以网络化、数字化、特色化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优化全院文献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深化数字图书馆内涵建设,实现数字图书馆由功能型向服务型、知识管理型的历史转变,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办馆理念
数字图书馆将长期坚持“服务科研人员”的宗旨,以网络化、数字化、特色化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优化全院文献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深化数字图书馆内涵建设,实现数字图书馆由功能型向服务型、知识管理型的历史转变,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馆藏资源
引进了百链统一检索平台、中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成果数据库以及期刊评价和文献管理的软件工具等,建设了电子图书特色馆藏库、水产文摘库、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库、鱼类图片库等特色资源库,整合了谷歌学术、谷歌图书等网络免费学术资源。
同时,开通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开展了虚拟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特色服务。
服务项目
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数字图书馆拥有的资源,满足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知识需求的服务活动。图书馆知识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的始终,强调利用图书馆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借助于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对其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产品,来解决用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是一种动态的服务,是将信息析取、重组、创新和集成的知识提炼过程,其产品是经过价值增值的能恰当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
知识服务是学术性文献信息机构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代表着未来专业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图书馆领域知识服务进行研究,多家专业图书馆开展广泛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健全信息资源建设机制,全面提升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依托全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从需求调查、资源分析、供应方式设计、供应机制组织、使用效率评价等方面全面提升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2)开展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满足科研文献获取和评价需求。
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等手段,组织开展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的知识服务,提供面向课题和科研项目的专题文献分析服务、咨询服务、管理服务、保障服务等。
(3)组织专题情报研究,形成情报研究产品与服务。
围绕研究机构和学科领域,开展机构竞争力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针对一线科研任务、科研管理,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广泛开展技术发展态势、学科发展态势等情报调研。
参考资料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图书馆.http://cx.cafs.ac.cn:8028/.[引用日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