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80篇条目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创设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文明路总馆建成于1986年,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13号,2010年完成改扩建首期工程,2019年完成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崇尚生态、优先节能、力行俭约、富集人文为亮点,成为国家住建部双百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在2017-2018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评比工作中获得“能效领跑者”称号。

  • 中文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始建时间:1912年
  • 馆藏数量:990万册
  • 联系电话:020-83822369 / 81162
  • 官网:https://yz-jsjc-gov-cn-1416.res.gxlib.org.cn:443/rwt/1416/https/P75YPLU4PNXGTZSPMNYX4LUDNG/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号


行业影响力

图书馆简介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创设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1]

文明路总馆B区

文明路总馆B区一楼中庭花园

文明路总馆建成于1986年,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2010年完成改扩建首期工程,2019年完成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崇尚生态、优先节能、力行俭约、富集人文为亮点,成为国家住建部双百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在2017-2018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遴选评比工作中获得“能效领跑者”称号。

文德路分馆

文德路分馆建成于1933年,位于广州市文德路81号原广府学宫后段,北倚古番山,东临翰墨池,环境清幽。由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东莞籍建筑师林克明先生设计,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馆,如今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

文明路总馆D区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为己任,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发挥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图书馆行业内的带头作用,成为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文明图书馆”等荣誉称号。

馆藏特色及活动品牌

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约990万册,古籍藏量约47万册;累计有效读者约35万,年均流通文献约200万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逾千场;日均服务读者近万人次。

作为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引领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积极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深化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竭诚为公众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读者服务。有阅读推广活动品牌30多个,“书香暖山区”爱心阅览室援建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广东省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你悦读,我采购”活动、“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粤图博览、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能力提升计划等,在省内各地市全面开花,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2020年上线的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成为第一次由国内图书馆引领的全球图书馆行业科技创新,开展的“粤书吧”试点建设成为广东省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典型案例;2021年上线的“粤读通”工程联合省内各级图书馆逐步实现用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推动省内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

机构设置

我馆内设机构设置20个,具体如下部门:

一、党委办公室 负责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群团事务管理等工作,承担党委、纪委日常事务。

二、业务办公室 负责全馆业务工作统筹、协调、统计,宣传、对外联络、志愿服务、文创开发,机要、档案等工作。

三、图书借阅部 负责中文图书与外文书刊的管理、读者服务和阅读推广,广东省图书捐赠交换中心等工作。

四、报刊部 负责中文报刊的资源建设、文献管理、读者服务和阅读推广、特殊群体读者服务等工作。

五、特藏部(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秘书处) 负责古籍、地方文献和民国文献的典藏、阅览、保护、开发、研究和征集等,承担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六、少儿部 负责少儿文献管理、读者服务和阅读推广,少儿志愿者管理等工作。

七、主题服务部 负责主题阅览区的文献管理、读者服务和阅读推广等工作。

八、活动推广部 负责大型阅读推广活动、讲座和展览的组织实施,及相关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九、采编部 负责图书、视听资料的采分编,地方文献征集等,承担广东省文献编目中心工作。

十、辅导部(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负责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培训,体系化建设及本馆在职培训等,承担广东图书馆学会日常工作。

十一、技术部 负责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应用研发、软硬件运维和网络安全等工作。

十二、数字资源部(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数字资源采购、管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文献缩微加工等,承担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三、学术研究部(《图书馆论坛》编辑部) 负责学术研究规划、科研项目管理,承担《图书馆论坛》的编辑出版。

十四、参考咨询部 负责读者咨询、专业化文献咨询,承担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服务管理。

十五、信息部 负责决策信息产品和个性化信息专题开发,生态图书馆等专题信息开发与利用。

十六、人事科 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等工作,承担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事项。

十七、财务科 编制部门经费预决算并管理相关专项经费,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负责资金收付、审核等工作。

十八、保卫科 负责安全保卫、治安防范和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十九、物业科 负责后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管理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运作。

二十、改扩建工程指挥办公室 负责场馆改造、功能提升等工作。

交通指引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号

地铁站台

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A出口;地铁6号线团一大广场站A出口;

公交站台

中山图书馆站:
3路 B8路 125路 12路 35路 42路 65路 91路101路 104路 106路 183路 215路 541路

文明路站:
3路 B8路 12路 35路 42路 91路 101路 104路 106路 183路 215路 541路 125路

德政中路站:
65路

越秀中路站:
54路 65路 80路 184路 222路

农讲所站:
1路 27路 76A路 76路 93路 102路 107路 108路 211路 215路 243路 517路 864路 125路

开馆时间

开放时间:逢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09:00-21:00


文明路总馆
楼层服务窗口开放时间服务电话
B区前座一楼总咨询处周二至周日
9:00-12:00
13:00-17:00
83822369
81162666
B区前座一楼中文报纸阅览室周二至周日
9:00-21:00
81162756
B区前座二楼办证处周二至周日
9:00-21:00
81162866
B区前座二楼中文图书借阅区周二至周日
9:00-21:00
83810597
B区后座三楼自修区周二至周日
9:00-21:00
83810597
B区后座三楼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周二至周日
9:00-17:00
81162663
B区前座三楼中文期刊借阅区周二至周日
9:00-21:00
83813343
B区前座三楼外文书刊借阅区周二至周日
9:00-17:00
83709440
C区负二层特藏阅览室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
81162829
81162830
B区后座一楼采编部征集组(接受书刊捐赠)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4:00-17:30
83821846


温馨提醒:我馆逢每周一闭馆整理内务,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办卡须知

一、申办条件

1.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可持本人有效证件申办普通读者卡、外文卡或爱心卡。有效证件包括:二代身份证、港澳台同胞回乡证、护照(外籍人士)、残疾人证(残障人士)。

2.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持本人身份证或印有身份证号码的户口簿,由监护人陪同到馆办理少儿卡。监护人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并为未成年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二、读者卡类型

1.每位读者只能申办一张读者卡,可根据个人所需选择以下其中一种读者卡类型,办卡、补卡免工本费。

■普通卡:免押金;可外借中文书刊或光盘15册(件),借期1个月,可续借1次;可使用本馆网络和数字资源。

■少儿卡:免押金;可外借少儿书刊或光盘15册(件),借期1个月,可续借1次;可使用本馆网络和少儿数字资源。

■ 外文卡:押金500元;可外借中文书刊或光盘15册(件)、外文图书6册、外文期刊4册、外文光盘5件,借期1个月,可续借1次;可使用本馆网络和数字资源。

■ 爱心卡:免押金;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残障人士凭残疾人证申办,可外借中文书刊、盲文书刊或光盘20册(件),借期2个月,可续借2次;可使用本馆网络和数字资源。

2.外借文献借期1个月(一个月以31天计,爱心卡借期2个月);到期前可续借1次(爱心卡可续借2次),续期1个月,到期日按原借期终止日顺延一个月计算;读者需在所借文献到期日前至少1天办理续借手续;逾期未还或已被预约的文献不能续借。逾期归还的文献需按规定缴纳逾期费,以每日每册0.1元计算,上限为15元/册。

3.各类型读者卡均可使用我馆数字图书馆服务,可在馆内认证使用计算机、接入无线网络,享受我馆活动信息推送服务,报名参加我馆举办的读者活动。

三、办卡方式

(一)到馆办卡

1.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3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二楼办卡处或馆内自助办卡机办。时间:周二至周日9:00-21:0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闭馆。

2.广州市越秀区文德北路81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一楼总服务台。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闭馆。

(二)网上办卡:广东省常住居民可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网站(www.zslib.com.cn)自助办卡。

(三)微信办卡:广东省常住居民可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自助办卡。

四、读者卡管理和使用规则

1.读者卡限本人使用。读者卡初始密码为读者出生年月日的8位数字。读者应及时登录我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自助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

2.读者卡转换类型。读者可到办卡处填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卡转换类型申请表》,提供现有读者卡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补交或退回押金差额后即可办理。

3.读者卡挂失。读者若遗失读者卡,应及时到馆办理挂失手续;因未及时挂失而造成的损失,由读者本人承担。读者致电我馆办卡处挂失读者卡后,必须于7个开馆日内亲自到馆正式办理挂失手续。

4.读者卡补办。读者若遗失或损坏读者卡,可持办卡时的有效证件到馆免费补办。补办读者卡时须还清原卡上所借文献及交清所欠费用。补办新读者卡后,原卡作废。

5.原旧版中文借书/刊证、外文证换领新读者卡:读者应还清原旧卡上所借文献及交清所欠费用,凭原旧卡及本人身份证,到办卡处免费换领新读者卡。

6.读者卡退卡。读者还清卡内所借文献及交清所欠费用后,可持读者卡及办卡时的有效证件到馆退卡;如卡内有押金,将同时退还。如确因特殊情况委托他人退证时,须同时提供委托人及被委托人的有效证件,方可办理退证。

7.读者应爱护文献。若造成文献损毁、遗失,须按本馆《读者借阅馆藏文献逾期、损毁、遗失的处理办法》赔偿。

8.读者阅览、外借、复印文献及使用我馆数字图书馆服务和设备时,须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以及我馆的管理制度。

9.读者外借和续借文献时,需保证读者卡未被冻结、卡内无逾期未还文献和欠款。如读者卡有异常,我馆有权暂停该卡的使用权限,至妥善处理后恢复使用。

五、读者申请办理读者卡,即视为已阅读并同意本办法。本办法如有改动,将通过公开渠道发布,且不专门送达通知至办卡人。请读者自行关注并遵守相关管理办法。

六、本办法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所有。

图书借阅须知

1、提倡文明阅读,做文明读者,请自觉遵守本馆规章制度。

2、尊重文献的知识产权,请勿私自拍摄、刻录文献资料或下载数字资源。复制文献等行为以合理使用为原则,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者责任自负。

3、读者可凭本馆有效读者卡借阅规定册数的文献,借期1个月(一个月以31天计)。所借文献在借期内如无其他读者预约借阅,方可续借一次,续期1个月(到期日按原借期终止日顺延一个月计算)。如该文献逾期,则不能续借。

4、读者逾期归还文献,须缴付0.10元/册/天的逾期费用,逾期款上限为15元/册。

5、为保持阅览室和书库的文献有序排架,读者在选取文献过程中,请将阅览后的文献放到书车上,由工作人员归架。阅览和外借闭架文献资料,须填写索书单,交由工作人员提取。

6、请读者爱护文献和文献条形码(此码用于电脑办理借还手续)。读者办理外借手续时,请当面检查,如发现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向工作人员说明,加盖标记,以明责任。如有遗失、污损、剪割文献等情况,需购买原种原版文献赔偿,或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办理。

7、请读者按规定办理外借手续(自助办理和人工办理皆可)。对未经许可及故意不办理外借手续而擅自将文献携带出室者,本馆将视情况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者,将注销其读者卡(押金折抵赔偿费用),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参考资料

  • 1.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236.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