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始创于1927年,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四易其名,七易馆舍,始终以“公益、平等、开放、创新”为办馆宗旨,立足宁波,建章立制,丰富馆藏,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和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现有新馆、永丰馆两处馆舍同步开放运行,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读者走进图书馆,分享知识,奉献社会,把书香洒向甬城的千家万户。
行业影响力
宁波市图书馆的影响力指数:
基本概况
宁波图书馆始创于1927年,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四易其名,七易馆舍,始终以“公益、平等、开放、创新”为办馆宗旨,立足宁波,建章立制,丰富馆藏,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和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现有新馆、永丰馆两处馆舍同步开放运行,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读者走进图书馆,分享知识,奉献社会,把书香洒向甬城的千家万户。
永丰馆馆址位于人文气息浓郁、环境清幽宜人的永丰路135号。该馆舍为1987年包玉刚先生捐资建设,一年后建成,2001年经过扩建,馆舍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图书外借室、低幼借阅室、少儿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天一音乐馆、读者自修室等十余个服务窗口。
新馆地处东部新城行政服务核心区,位于宁穿路2100号,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新馆为一体式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阅览座位2100个。作为宁波地区文献保障中心、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服务中心、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心、纸质图书采编配送中心、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教育中心、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中心,新馆在提供传统图书馆借阅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先后开设自助图书馆、创客空间、天一音乐馆、乔石书房等特色功能区域。
截至2021年底,总藏书量335万册(其中古籍6万余册,视听文献3万册)、中文电子书350余万册、电子报刊36万余册。藏书品种及收藏的地方报刊,在浙东地区最为丰富和完整。
宁波图书馆本着“公益、平等、开放、创新”的服务方针,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新方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夯实基础服务的同时,创新推出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便民惠民新服务模式,打造了“天一讲堂、天一音乐、天一展览、天一约读、天一约书、天一童读、天一文荟、天一文简、天一听书、天一朗读、天一童绘、外文俱乐部”等阅读推广特色品牌。2019年接待读者242万人次,图书流通累计110万人次、410万册次,持证读者24万,全年开展讲座、展览、读者活动1100余场次。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全馆接待读者56万人次,图书流通累计71万人次、258万册次。举办讲座、展览等各类活动677场。网络图书馆访问人次128万,点击量1.8亿次,较2019年翻一番。2021年全馆接待读者86.7万人次,图书流通累计94.23万人次、349.1万册次,举办讲座、展览等各类活动889场,参与人次共计779.82万人次。网络图书馆访问人次35万,点击量5773万,下载量143万。
宁波图书馆还承担着全市图书馆学会工作,负责对全市10个县(市)区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与开展协作协调,促进了全市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宁波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数字推广工程优秀宣传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古籍普查先进单位、省未成年人服务组织奖、省“两会”服务先进单位、2019年阅读推广星级单位等厅以上荣誉。荣获市委组织部颁发的“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市直机关“三服务”活动最佳服务团队。[1]
历史沿革
宁波市图书馆创建于1927年,始名宁波市立图书馆,其前身为近代宁波最早的公共藏书楼——薛楼。
清朝末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的文化垄断被打破,具有近代图书馆特征的公共藏书楼在各地陆续萌芽。1884-1888年间,宁绍台道道员薛福成在道署西侧建后乐园,在园中办崇实书院,并购置图书庋藏于揽秀堂,供士人学习。继任吴引孙在任职期间,进一步发展了揽秀堂的藏书。民国建立后,宁波府六邑公会在园北建公共藏书楼,将薛、吴和宁波教育会的藏书移至其中。为纪念薛福成,此楼被定名为“薛楼”。
创建之初的宁波市立图书馆以薛楼为馆舍,其旧藏为主要馆藏。之后的数十年,由于战火连连,加上社会变迁,图书馆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馆名几度更改,馆舍数次迁移:
1931年,因宁波撤市,更名为鄞县县立图书馆,次年迁至府侧街,抗战爆发后迁回原地。
1941年,宁波沦陷,图书馆一度南迁至宁海,抗战胜利后回迁至原址,至1949年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职能由宁波人民文化馆书报阅览室代行。
1953年,重建,定名为宁波市图书馆,馆舍在中山公园内。
1962年,馆舍迁入药行街119号。
1969年,被迫关闭,1970年改组为宁波市图书文物馆。
直至1978年9月恢复建制,宁波市图书馆迎来了复苏和繁荣的新时期。
1987年,建永丰路馆舍,因其为包玉刚先生捐资所建,故宁波市图书馆又被称为包玉刚图书馆。
2013年,宁波市图书馆启动新馆建设,新馆地处东部新城行政服务核心区,位于宁穿路2100号,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历时五年建成。
2018年12月28日,新馆正式开馆,成为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原永丰路135号馆舍(永丰馆)保留使用。
2019年9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宁波市图书馆”更名为“宁波图书馆”。
机构设置
部门名称 | 工作职责 | 负责人 | 办公电话 |
办公室 | 负责协调和督导全馆馆务运行、人事、财务、党建、纪检、外联、宣传、档案、舆情、宁波图书馆理事会等工作。 | 何东凝 | (0574)88270615 |
资源采编部 | 负责文献资源的建设与保障、共建共享及联合编目、新书推荐以及“你选我买”等个性化服务工作。 | 华东杰 | (0574)88270835 |
|
文献借阅部 | 负责新馆流通文献的日常管理和借阅服务、借阅证的补充管理、新馆少儿活动、特殊群体活动等工作。 | 孙婷 | (0574)88270637 |
阅读推广部 | 负责新馆讲座、展览等阅读活动以及全市大型阅读活动的统筹。 | 章笑笑 | (0574)88270758 |
读者服务部 | 负责永丰馆流通文献的日常管理和借阅服务、借阅证管理、少儿活动等工作。 | 华东杰 | (0574)87247257 |
专题活动部 | 负责少儿和家庭阅读推广、全市阅读联盟、志愿者建设等工作。 | 洪敏 | (0574)87857453 |
特藏文献部 | 负责馆藏特藏文献的建设、管理、服务和研究。 | 万湘容 | (0574)88270670 |
事业发展部 | 负责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电视图书馆、基层图书馆等馆外延伸服务的规划、建设、管理。 | 毛婕 | (0574)88270652 |
学术研究部 | 负责学术、学会、年报、参考咨询、文献编印等工作。 | 刘燕 | (0574)88270695 |
文化信息部 | 负责宁波文化网建设及指导全市文化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维护工作。 | 乔津晶 | (0574)89181366 |
技术研发部 | 负责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智能化建设与管理。 | 潘明皓 | (0574)88270767 |
后勤管理部 | 负责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消防、采购、固定资产、物业管理等工作。 | 周爱武 | (0574)88270630 |
办证指南
一、适用范围
宁波图书馆借阅卡可在宁波市各公共图书馆、分馆、一卡通流动图书馆、宁波网络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使用。
二、办卡
1.读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在图书馆服务台免费办理借阅卡,每个身份证号只能办理一张借阅卡;
2.读者也可凭身份证在自助办证机上自行办理,或通过微信小程序、社保卡等多种途径办理电子借书证。
三、密码设定
1.读者办证时请自行设定借阅卡密码。密码须满足以下条件:(1)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2)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符号这四种类型的三种或以上;
2.遗忘密码可在微信小程序中输入“甬图读者证”-绑定-忘记密码,通过手机认证找回密码。无法找回密码请持卡人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图书馆服务台人工办理。
四、补卡
借阅卡一旦丢失,须及时挂失,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原办卡图书馆服务台补办。挂失前所产生的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如代为办理,还须携带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
五、退卡
读者退卡须到原办卡图书馆服务台办理。退卡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押金收据及借阅卡;如押金收据或借阅卡丢失须带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如代为退卡,还须携带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退还借阅卡前须还清所借书刊,并结清相关费用,押金退还后收回原借阅卡。
六、换卡
读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服务台办理。如代为办理,还须携带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
全市公共图书馆一览表 (注:开通一卡通的乡镇街道分馆也可实现通借通还) |
馆 舍 | 地 址 | 电 话 |
宁波图书馆 | 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新馆 | (0574)88270101 (0574)83081090 |
海曙区永丰路135号永丰馆 | (0574)87368506 (0574)87361567 |
海曙区图书馆 | 海曙区沁园街345号 (海曙区文体中心一楼) | (0574)87166071 |
江北区图书馆 | 江北区丽江西路77号 | (0574)87660783 |
象山县图书馆 | 象山教育园区内 | (0574)65767271 |
宁海县图书馆 | 宁海县桃园北路9号 | (0574)65203360 |
奉化区图书馆 | 奉化区大成路2号 | (0574)88905921 |
余姚市图书馆 | 余姚市舜水南路106号 | (0574)62705834 |
慈溪市图书馆 | 慈溪市新城大道北路55号 | (0574)63035722 |
鄞州区图书馆 | 鄞州区高教园区钱湖南路928号 | (0574)88126500 |
鄞州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 鄞州区中兴路360号 (富邦体育场9号台下) | (0574)87713028 |
镇海区图书馆 | 镇海区民和路802号 | (0574)55886550 |
北仑区图书馆 | 北仑区中河南路288号 | (0574)86781992 |
北仑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 北仑区星中路4号 | (0574)86789125 (0574)86789126 |
宁波图书馆大榭分馆 | 大榭海山路103号 | (0574)86751566 |
宁波图书馆梅墟分馆 | 高新区枫香路386 号梅墟文体艺术中心三楼 | (0574)89078263 |
宁波图书馆东钱湖分馆 | 鄞州区东钱湖镇钱湖北路376号 | (0574)88327697 |
宁波图书馆人文地理馆 | 海曙区鄞奉路258号/南塘河街157号 | (0574)55711011 |
凌云职工书屋 | 鄞州区晶辉路17号 聚贤街道菁华社区凌云公寓西区 | (0574)87165165 |
五一职工悦读馆 | 海曙区中山东路2181-2205号 五一广场西楼一楼 | (0574)88348116 |
入馆须知
宁波图书馆是读者阅览图书、搜寻资讯及参与图书馆活动的公共文化场所,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大众需求的无限性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发生。提高文明素养,树立公共意识,共同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是每个读者的基本职责。
一、宁波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欢迎所有读者文明借阅。
二、读者入馆必须保持仪表整洁,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三、图书馆是文明的学习场所,读者应自觉维护图书馆文明的秩序、整洁的环境、安静的氛围,请勿在馆内吸烟、随地吐痰、吃东西、乱扔杂物、大声喧哗,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馆。
四、读者在馆内进行各项文化活动,如借阅书刊、自习、参观、听讲座等,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五、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读者应爱护馆内的一切公共设施,勿乱写乱画。
六、经出口通道时,如遇监测器报警,读者应主动接受工作人员的询问。
七、欢迎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