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7日,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作为整个年会的重要组成和依托,学术会议本着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思路,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实践工作、展示发展成就为宗旨,通过组织嘉宾演讲、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卫星会议等活动,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结合社会发展和图书馆价值,充分阐释“图书馆:社会进步的力量”的年会主题。
会议内容充实,亮点纷呈。年会期间,共有3000余名代表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报名参加了学术会议。国际图联主席、韩国图书馆协会会长、德国图书馆协会执行会长等重要国际嘉宾也出席了年会。
简介
12月16日至17日,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作为整个年会的重要组成和依托,学术会议本着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思路,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实践工作、展示发展成就为宗旨,通过组织嘉宾演讲、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卫星会议等活动,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结合社会发展和图书馆价值,充分阐释“图书馆:社会进步的力量”的年会主题。[1]
会议内容充实,亮点纷呈。年会期间,共有3000余名代表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报名参加了学术会议。国际图联主席、韩国图书馆协会会长、德国图书馆协会执行会长等重要国际嘉宾也出席了年会。
1.年会征文
征文活动是推动图书馆工作者对事业发展进行思考和交流的年会配套活动,深受业界的关注和欢迎。按照惯例,中国图书馆学会每年都会围绕年会主题和若干分主题面向全国图书馆界组织征文,并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论文予以表彰和推介。
在业界近百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今年年会征文活动于7月底圆满完成。今年征文活动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征集论文数量达1309篇,参与作者近2000名,体现年会对全国图书馆界的巨大影响力。年会期间,一等奖论文结集出版并向参会代表发放。同时,通过对年会征文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情况及应征论文的数量、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本年度共评出征文活动组织奖10个,在年会闭幕式上进行了表彰。
2.嘉宾演讲
年会闭幕活动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为全体与会代表作了一场题为“从未来看现在——图书馆下一个十年(2015-2025)”的精彩演讲,带给每一位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现在与未来的深入思考。
3.主题论坛
本次年会围绕年会主题,针对当前业界关注和推进的重大议题策划组织4场主题论坛,分别于12月16日下午、17日上午和下午三个时段重点推出。
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广州图书馆主办的“迈向权利保障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广州实践”主题论坛,对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分享了广州地区图书馆在政府保障、规划制定、绩效管理、法律建设、体系建设、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经验。
国家图书馆主办了“使命•创新•未来——互联网信息的保存与利用”的主题论坛。开展网络信息保存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记录时代文明发展脉络。论坛交流和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与图书馆未来的联系和影响,立足服务网络强国战略,交流分享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规划的思路。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广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与资讯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主题论坛。通过报告和各方对话,积极探讨健全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的思考及法制建设的重点任务,并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为例进行评析。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国家机关图书馆分会联合主办了“知识服务支撑经济与区域发展”的主题论坛,以“创新驱动•知识服务•决策咨询”为主要交流内容,聚焦文献情报服务与决策咨询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在科技创新全链条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发展途径以及实施路线,分享了图情机构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及情报服务创新实践。
本届年会的主题论坛内容丰富,专家云集,气氛热烈,吸引了不同类型和层面的代表参与。
4.年会分会场
年会设立分会场,进一步针对细分的交流主题和领域组织交流,以便为更多的与会代表提供深入参与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本次分会场的策划和申办进一步面向业界开放,宏观规划精细组织,数量达21场,分布在12月16日下午、17日上午和下午三个时段展开。分会场更加注重对各图书馆优秀经验的鼓励和推介,分别针对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图书馆法律法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变革、数字保存的国家战略和具体实践、地方文献建设、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与出版社的跨界合作,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少儿阅读推广、校园阅读文化与阅读推广、馆员自发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人培育,图书馆的馆舍空间发展、学习型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图书馆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方面设立,通过相互介绍和交流学术成果、实践经验和发展设想,促进今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5.卫星会议
根据业界需求和本届年会实际,继2013年首创卫星会议形式,本次年会再次策划组织。在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国际图联大会卫星会议的成功经验,今年再次以“会前会”和“会后会”的形式组织交流研讨会和图书馆实地考察。12月14日至15日,以“信息技术助推图书馆社会化”和“阅读•城市•图书馆”为主题的会前会分别在东莞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举行。12月19日至20日,题为“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与功能”的会后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卫星会议为业界同仁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进行考察观摩、工作交流及学术研讨提供了便利,同时实现年会学术会议时空跨度的延展,年会成效进一步显现,为与会代表在办馆理念、业务工作等各方面带来更多启发和经验借鉴。
历届情况
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14年10月10日至12日,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韩永进,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张晓林、陈力、倪晓建、朱强、王余光、杨沛超、陈传夫出席会议。年会期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组织的学术会议顺利召开。学术会议是整个年会的重要组成和依托,本着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思路,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实践工作为宗旨, 通过近年来逐步完善的“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组织模式,重点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充分阐释“馆员的力量:改革发展进步”的年会主题,亮点纷呈。
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作为整个年会的重要组成和依托,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围绕“书香中国——阅读引领未来”的主题,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事业发展”为宗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精心策划和组织,针对图书馆如何在倡导全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为业界专家、学者和图书馆工作者传播思想、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提供了一个宽阔 的平台,对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会议倡导全民阅读理念,对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年会期间,共有近2000名代表报名参加了学术会议,另外还有来自工作会议、展览会和上海及浦东新区本地未注册人员也参加了学术会议,共约3000余人。
影响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图书馆具备丰盛的阅读资源,便捷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多元的服务方式,在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推进全民阅读,为广大公众学习提供设施、资源、活动和服务保障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意义
本届年会围绕“图书馆:社会进步的力量”主题,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讨和成果展示,将让政府、图书馆工作者、社会大众加深对图书馆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图书馆在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的作用。
举办图书馆年会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2011年由文化部主办以来,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培育,图书馆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引领作用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办好图书馆年会,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国办《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更好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