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80篇条目

李景文

李景文,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1982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 中文名:李景文
  • 国 籍: 中国
  • 出生地: 河南省灵宝市
  • 出生日期:1958年5月
  • 毕业院校:河南大学
  • 代表作品: 《文献定义之浅见》、《文献学研究状况综述》

人物简介

李景文,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1982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委员、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委会委员。[1]2002年10月,河南大学文学院聘任景文为古典文献学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主讲《版本学》,2003年开始正式招收研究生;2003年10月,历史文化学院聘任景文为历史文献学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2]

李景文同志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图书馆事业中去。走上领导岗位以来,他主持制定了《河南大学图书馆岗位职责》,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启动并建成了河南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工程,基本完成了新河南大学三校区图书馆的实质性合并。因工作兢兢业业,富有开拓与奉献精神,曾多次获 得河南大学优秀管理奖;1999 年被评为河南大学“十佳教工”、获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

李景文同志严谨治学,勤于笔耕,研究领域集中于文献学、版本学、图书馆管理学等方面。曾主持完成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4项;目前,正在主持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思与言》(台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了20余种著作,其中《东京志略》点校本、《中国处世全书》、《历代名人家训》、《关于高校图书馆实现由外借向内阅服务模式转化的构想》《清代河南书院刻书浅论》等多篇(部)论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及省图书馆学会、省高校图工委、河南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

行业影响力

李景文的影响力指数:

图情语录

图书馆需要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和一个团结的团队。

——语出e线图情专访《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跃——记河南大学图书馆与馆长李景文》[1]

教育背景

1982.7: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主要职务

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委员

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

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委会委

科研项目

1985年秋,李景文先生在图书馆接受的第一项科研任务,是与王晟、刘璞玉两位合作整理馆藏稿本《东京志略》。[2]

李景文参加和完成的其他古籍整理项目还有:《中国处世全书》(上下册)、《历代名人家训》、《盐铁论》校译、《〈[嘉庆]浚县志〉标注》等。

参与整理的古籍还有吴启征主编的《中国历代诗话全编•明代卷》中《马自强诗话》《欧大任诗话》《任环诗话》的编纂;金恩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河南省》条目的撰写;唐嘉弘主编的《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职官•唐宋部分”条目的撰写。

策划了《二十五史》的简体横排整理及《中华名著百 部》的标点、校刊、注释、导读等。

主持完成了两个省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990年的《清代版刻综录》,1994年的《清代版刻研究》。

荣誉奖励

1999年被河南大学评为“十佳教工”;同年被省高工委、省教委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2002年被河南省图书馆学会授予河南图书馆学会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2] 先后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思与言》(台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了20余种著作,其中《东京志略》点校本、《中国处世全书》、《历代名人家训》、《关于高校图书馆实现由外借向内阅服务模式转化的构想》《清代河南书院刻书浅论》等多篇(部)论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及省图书馆学会、省高校图工委、河南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

学术思想

团结,是李景文馆长所强调的第一个管理核心。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提供良好资源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的重任,但是,单靠馆长或者书记某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的是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和一个团结的团队。很幸运,河南大学图书馆就拥有这样一个班子和团队,李馆长如是说,我们能够听出他话语中的欣慰。然而,这种团结精神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强化。在日常的工作中,李馆长非常注重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强化各项工作和管理的透明度;不论大事小事,在做决定之前,都会广泛征求意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于是所做出的最后的决定必然出自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这就为之后的顺利执行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长此以往,团结就必然成为了萦绕于这个集体和团队中的主律。

规范化,是李馆长强调的第二个管理秘诀。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经典名句,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各个业务部门和工作岗位都制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无论任何工作,都要求做到计划周详、制度严明、管理规范,这是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纲性约束,而实际上却是一种保护性的约束,在这里,大家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个团队整齐和谐,所发出的声音步调一致,也使得每个身处其中的成员能够拥有宽广的工作空间。

人性化,是李馆长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第三个管理秘诀。整个团队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家里的一员,互相间和谐相处,都在为这个大家 庭愈来愈美好而愉快地工作着、耕耘着。当这种思想和情结深植于团队每个成员的心中,就像春风化雨,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所有的矛盾都能够在第一时间 化解。更加令人叹服的是,这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集体,每逢馆里有重大任务时,同志们都会自愿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不计报酬,顺利完成任务,比如1997年开始自动化建设时,在那一年的暑假,他们硬是在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条件下,边学习边工作,完成了20余万条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同时完成了5个书库100 多万册图书的大调整、50多万册图书的加工扫描,受到了同行们的交口称赞。“这一点毫不夸张。”李馆长如是说,语气中透出的是从容淡定,这应该就是真正的厚积薄发吧。

在研究项目的设立上,李馆长始终坚持以团队的形式来开展课题研究。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可以在一起多讨论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科研氛围更为浓厚,思路更加开阔,收获也就更大。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员工开展科研活动都利用的是业余时间,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都在钻研课题中得到不断提高。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业余辅导或讲座,成立一些自学小组,并对工作人员提出具体化的明确要求和标准,还利用有限的经费设立奖励机制,以此来帮助和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去年,图书馆提出了计算机达标的要求,在准备考试、通过考试的过程中,大家受益匪浅。河南大学图书馆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支持文明优质服务、亲情服务、爱心服务,使到馆的每一位读者有宾至如归之感,而且他们所提供的课题参考咨询、课题跟踪、一站式服务等,更是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为他们的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参考资料

  • 1.苏雪.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跃——记河南大学图书馆与馆长李景文(图)[DB/OL].[2016-06-13].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88391.
  • 2.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大山本色,书生心路——豫东图书馆重镇李景文研究馆员论略[DB/OL].[2016-06-13].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97681.
词条标签: 人物 研究馆员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