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为宋代文章总集,搜罗全备,但仍有遗漏之处。以《舆地纪胜》为线索,从《乾道四明图经》与《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中辑出宋代佚文十六篇,涉及《全宋文》已收作者熊彦诗、王洋,未收作者胡幹化、郑伯仁、张守道、高子美六人。[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5171&cb=qinyue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是一部道家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为《道藏辑要》《藏外道书》《道藏精华》等大型丛书收录,作者署名为凝阳子,其真实姓名学界尚无定论。通过考证6个不同版本的藏本,发现《修养须知》《道藏辑要》《道藏精华》3个版本为一个传本系…[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5172&cb=qinyue
抄写书籍在古代文献流通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是印刷术出现前文献传播的主要方式。稿抄本的概
念、内涵随研究视角与解读的不同日益丰富。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数量不菲、特色鲜明、价值珍贵的稿抄本。探讨稿抄本定义,对辽宁省图书馆藏善本古籍稿抄本进行梳理与…[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4328&cb=qinyue
2021年广陵书社对《阮元集》进行整理出版,其中《诗书古训》一书由赵阳与伍野春两位先生点校。是书点校审慎、校记精当、质量上佳,为研究阮元的学术和思想奠定更为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础。然校书固不能尽善,《诗书古训》一书尚有存疑处值得推敲。今不揣谫陋…[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4330&cb=qinyue
辽宁省图书馆藏《吾所睹古文旧书考》稿本是岛田翰的亲笔手稿,记录岛田翰经眼汉籍的行款、刻工、藏书印等信息,还有岛田翰所加的按语,稿本可视作岛田翰经眼汉籍的版本目录。通过比勘,《古文旧书考》中的部分篇目是《吾所睹古文旧书考》稿本的扩充,同一汉籍…[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4331&cb=qinyue
科技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深度探究科技典籍承载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更好满足新时代新文化需求。采用计量学方法,分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中科技典籍书目的分类体系、成书年代、收录于丛书、版本类型、版本数量、馆藏以及存佚情况。发现43家藏馆…[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75596&cb=qinyue
第一条文献信息资源是学校的重要办学条件,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规范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效益,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87648&cb=qinyue
吴勉学是明代著名出版家,据时人的评价,其刻书质量不下宋本。万历年间,吴勉学以闽中李元阳刊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刊刻了一套完整的白文《十三经》。通过对其中《尔雅》一书的考察,可以窥见白文《十三经》在校正闽本、阮本、宋十行本音释的价值。[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70640&cb=qinyue
宋世堂所刻韩、柳集,因得明人翻刻,流传始广。对东雅堂本《韩集》加以考察,发现书志文献多误以东雅堂《韩集》刊刻者为万历间徐时泰,此说滥觞于清初学者陈景云《韩集点勘》,被《四库提要》称引,遂广其传;东雅堂《韩集》刊刻、递修多由吴中藏书家主持;翻…[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70641&cb=qinyue
天津图书馆通过3D扫描、3D打印、数控雕刻等数字化技术将馆藏古籍雕版版片转换为数字信息并进行存储、传输、修复、展示和研究,打破了古籍雕版版片的保存和使用受到的环境、时间、人为因素等多种限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再生性保护和传承古籍文化…[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8392&cb=qinyue
文章结合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研法,归纳总结古籍保护利用的调研要素,基于此,对中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古籍存藏情况以及古籍开放利用、推广活动、整理修复等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古籍保护利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深化发展和支持新时代文化传…[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7058&cb=qinyue
李明杰和李瑞龙的《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编年(1913—1949)》一文是目前系统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史实的代表性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重要线索,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但该编年部分内容存在重要史实遗漏和错误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对研究…[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7060&cb=qinyue
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是威海卫最后一部志书。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卫被裁撤并入文登县。邑人郭文大出于为乡邦存信史的文化自觉,独自纂修卫志。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过程十分曲折,大致…[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6181&cb=qinyue
李盛铎木犀轩藏书在近代藏书史、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突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整体归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极大地扩充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善本数量,是中国藏书文化历史性变革时期的重要事件。近百年间,学界对这批藏书的研究与利用逐渐走向深入,相关成果…[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3505&cb=qinyue
“西学东渐”以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日益完善,私人藏书“化私为公”成为大趋势。文章在分析“西学东渐”背景下“私藏归公”理念与行动的基础上,解读王安功所著《书归何处:近代以来藏书文化与社会》的内容梗概与著述特点,以“书厄”与访书、旧书交易、…[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3506&cb=qi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