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与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成立科学和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旨在以“科学和文学”研究为主题,以“科技赋能文学、文学反哺科学”为核心理念,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科学和文学交叉研究中心。
合影
7月4日,科学和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主题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沙先一、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南京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南京师范大学自然艺术研究院院长朱赢椿、中国作协科幻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等学界、出版界代表齐聚现场,共议科学人文融合新路径。
邱华栋(中)、徐海(右)、张振揭牌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文科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新文科”建设已成当务之急,旨在促进文理跨界融合的科学和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也应运而生。
邱华栋致辞
邱华栋表示,“科学和文学创意研究院的成立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前沿探索。”他特别提到,中国作家协会专门成立了科幻文学委员会来推进科幻文学的发展,并通过中国科幻大会和“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奖等活动与奖项设置,来激励科幻文学的创作与繁荣。当前,北京、成都、深圳已形成国内的“科幻创作三角区”,南京有望依托研究院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新枢纽。
徐海致辞
徐海从出版人角度指出,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划时代的创新推动下,各国的文学都在走向文化融合与学科整合,亟需形成创作、研究、教育、经济等全产业链结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和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大众需求的重要尝试。
袁林旺致辞
袁林旺援引《时间简史》《暗淡蓝点》等经典科普作品,强调“科学认知在文字中的交织,也能推动社会在理性和情感的交汇中进步”,认为研究院成立的目的正是“推动科学的普及跟文学的创新,同时也为构建一个更富理性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葛庆文致辞
从引进莱姆、特德·姜等世界顶级科幻作家,再到《三体》图像小说等创新出版实践,译林出版社通过子品牌“译林幻系列”在科幻领域持续深耕,始终致力于科学与文学的融合探索。译林社社长葛庆文呼吁以科学和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为平台,建立可持续的产学研机制,促成科技创新与人文创作的良性互动。
何平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重点介绍了科学与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的定位与发展宗旨,他指出,科学与文学创意高等研究院将充分整合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资源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传媒资源,聚焦科学和文学交叉研究及新学科建设、科学文学创意实践和出版、大众科学教育传播等,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科学和文学交叉研究基地及其科普科幻文学出版、教育和传播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介绍了高等研究院的课程设置和专业介绍。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紧紧结合市场的发展,新兴领域的爆发,无论是网络文学、网络视听,还是人工智能写作等领域,都需要文科的转型。研究院将汇聚跨学科团队,依托优势学科建设“科学和文学”微专业文学地理学方向,在乡土地理、城市空间、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等领域重点研究;同时构建“基础素养—专项技能—交叉应用”进阶课程体系,融合理论教学(如科技与文学融合)、创作实训(科幻科普写作)及人机协同智能写作实践(如网络文学、微短剧),培养跨界思维与应用能力。此外,研究院将深化产学研融合,联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策划高质量科普科幻读物并共建活动平台,举办科普科幻讲座、创意写作工作坊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