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建中读书   2025/5/12  

最近在准备一个讲座,我找了一份调查数据作为引子,说图书馆百分之七点二的书支撑着百分之八十的流通量,原来我们说二八定律,现在更不乐观了。 详细内容

图书馆能为“十五五”规划做些什么?  建中读书   2025/5/3  

图书馆能为“十五五”规划做些什么?有一点特别值得做的,就是让图书馆成为可开发、可利用的知识库。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 )把为创意产业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提供开放的API接口,允许开发者访问和利用其数据开发新的应用和服务。 详细内容

《世博与我》第二辑(吴建中)上海世博会的成功有赖于广泛的公众…  建中读书   2025/4/27  

进入21世纪,国际展览局开始更加重视市民参与,并将它融入世博体系的重要一环。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在《世博会、市民和社会资本》(Expos,citizens and social capital)一书中所说,市民参与不仅要体现在申办环… 详细内容

(十二)两岸情缘  建中读书   2025/4/18  

我常常跟人说,40多年前我就在做促进两岸图书馆同行交流的工作了。那时候我刚踏入图书馆界,年纪轻,胆子大,没那么多包袱。 详细内容

值得留下的记忆  建中读书   2025/4/17  

值得留下的记忆——今天凌晨,来上海图书馆东馆开会的国际图联朋友微信跟我说,建筑师讲了当时确定SHL方案背后的故事,我还告诉了他少儿馆新馆在方案确定过程中有趣的事。这些都属于插曲或轶事,正史是不会报道的,但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来说这些经历是值得研… 详细内容

中国在全球书写文明时代的独特贡献——今天我们正处在书写文明与…  建中读书   2025/4/1  

中国在全球书写文明时代的独特贡献——今天我们正处在书写文明与数字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书写文明中期,由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出现了跨越式的社会进步,呈现出高度的文明与秩序。那一段时期,而西方正处于暗黑的中世纪。即使在文艺复兴以后相当长的时… 详细内容

(四)我的人生追求从两条线展开  建中读书   2025/3/25  

我的人生追求从两条线展开,一是Waijiao,一是图书馆,当不相干的两条线出现交叉的时候,新的机会出现了。1984年3月,我应文化部邀请作为中国缩微技术考察团的翻译访问日本,回京后还来不及回上海,就作为英语翻译全程陪同英国图书馆代表团一行到… 详细内容

(二)与图书馆结缘  建中读书   2025/3/24  

1978年1月毕业后留校分配到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工作。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恢复并与上海师范大学分开前,我已来到校本部中山北路校区,与几位来自校外的日语老师一起,培训一批宝山钢铁总厂一年制代培生。 详细内容

图书馆是一门有前途的职业  建中读书   2025/2/27  

2025年一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提出了成长和消失最快的各十个职业,前者都与数字技术有关,后者与秘书文员(clerk)有关。以前不少有关图书馆职业即将消失的预测,都把图书馆员归类在文员里,最典型的是阿尔弗雷德大学Br… 详细内容

到图书馆体验书的美好  建中读书   2025/1/18  

到图书馆体验书的美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英图书馆新馆开放时做了一个书史展,反响很好,国图也有过类似的展览,当然这都是供人观赏的。我很期待图书馆里有一个可体验、可触摸的常设展,展品逼真到让人百看不厌。读者一边看书,一边感受书的美好。抬起头,迈… 详细内容

群体文化不同在图书馆细节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建中读书   2025/1/16  

在国际图联工作的时候,前主席克劳迪娅听我说上海图书馆的管理文化后感慨地说,全球图书馆都应该向你们学习。中西最大的不同是群体价值观:共享与私隐。上图有个爱心互助金,单位拨一点,员工给一点,急需及用,员工生病了,领导一定会以各种形式关心,上图有… 详细内容

吴建中期待国内有图情档的学者库  建中读书   2025/1/16  

期待国内有图情档的学者库——最近我将自己所有出版过的著述整合了起来,汇编成32开大小的文集30多卷,其中还包括了我的博客、演讲文稿以及照片等,这些资料已经数字化,我很期待国内有哪一家专门做图情档学者库,能将这些资料汇集在一起。我相信这些资料… 详细内容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建中读书   2025/1/14  

我这辈子做了两个世界级图书馆,一个是公共的,一个是高校的,再尝试协助做一个研究型的,作为图书馆员,算是很圆满了。前两个图书馆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从以书为主体向以知识为主体转移,而对于科研型图书馆来说,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让图书馆的资源、工具以… 详细内容

让馆藏更有魅力  建中读书   2025/1/11  

让馆藏更有魅力——古时候人们喜欢走访藏书楼,不是因为书,而是书的流传痕迹,谁收藏过或谁阅览过,现在读者恐怕没有这样的福份了。我很想建一个阅览室,让书的流传痕迹与读者分享,但只供当场浏览。 详细内容

无论书以甚么形式出现,它都是书——专访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  建中读书   2025/1/3  

谈到电子阅读及数码资源在当今图书馆体系中的份量时,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博士这样解读:“首先,我认为阅读是无分载体的。2013年新加坡举行的全球图书论坛,题目灵感源于莎士比亚一句名言‘A rose by any other name’,取… 详细内容

当前:1/77,共1148条,15条/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