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70年了

2022/7/25   点击数:140

[作者] 建中读书

[摘要] 上图70年既是新上海文化事业辉煌发展的见证,也是一部以传承、开放和创新为主导的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成长史。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 上图情报所 数字素养 古籍



上图70年既是新上海文化事业辉煌发展的见证,也是一部以传承、开放和创新为主导的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成长史。

传承是事业发展的立足点。1958年四馆合并以后,新组成的上海图书馆充分发挥原有的合众图书馆、鸿英图书馆、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在提供大众借阅服务的同时,形成了研究型图书馆的特色,《中国丛书综录》和《全国报刊索引》等的编撰发行更是确立了上图在全国书目研究领域的地位。

开放是服务拓展的助推力。1996年底开放的淮海中路新馆以全新的开放服务赢得了广大公众的好评,当上图提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办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开放”的时候,全国图书馆还处于开放服务的起步阶段,上图不仅做到百万册书刊开放借阅,而且古籍阅览的开放程度也是全国领先的。在推进图书馆现代化的同时,讲座、展览、研讨等延伸性服务也蓬勃展开。在市委宣传部的推动下,中心图书馆体系向公共、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图书馆拓展,除了全市实现借阅一卡通以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图书馆与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建生命科学图书馆成为院地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创新是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图情两大机构历年来形成的专业优势,为面向社会公众、面向科研群体与企事业单位、面向党政决策部门的“三个面向”现代知识服务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为契机,上图情报所迎来了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通过“空间再造”“业态重塑”,相继推出了“创新空间”“上海年华”等新服务业态,为东馆建设做了有益尝试,另一方面,发挥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与研究工具的优势,探索出一条咨询研究服务的新路。上图不仅是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发布的《上海宣言》的四个起草团队之一,而且2014年底编辑的有关全球科创发展的视频片,为领导务虚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接手上述任务的都是年轻骨干。

上图情报所最重要的财富不是书,而是人,尤其是一批既有数字素养又有咨询技能的新一代图书情报工作者。上图东馆不只是一个阅读的场所,而是人与书、市民与学者互动的第三空间,为人们在获取信息、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增加价值提供方便。记得1982年我进上图工作的时候,前辈们对我说,上图历来瞄准的是纽约公共图书馆。当我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往下看布莱恩特公园的时候,曾梦想上海也有这样一所图书馆,今天,我们在上图东馆的“阅读广场”,从森林之上看世纪公园,不仅可以站得更高,而且看得更远。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z8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