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息化时代图书馆馆员素质

2015/2/8   点击数:4175

[作者] 图林老姜

[单位] 上海图书馆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这为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目前图书馆在许多部门和领域已实现了数字化,这就要求工作在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来满足图书馆信息化的需要。

[关键词]  信息化 图书馆馆员 素质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这为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目前图书馆在许多部门和领域已实现了数字化,这就要求工作在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来满足图书馆信息化的需要。

处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既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当然也是信息密度最大的地方。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图书馆必然是“信息仓库”和最大信息源,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界将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首先是文献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这样才能在资源共享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远程化、用户(读者)服务的全球化;三是图书馆员素质的“信息化”;四是图书馆建筑的无形化。

积极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大趋势,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只有建设好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的目标才可以实现。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是作为信息存储、管理和服务的实体而存在的。信息时代的来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场变革,图书馆所担负的既有信息收集、存贮又有传输的主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正好为图书馆的变革提供了有效手段,新型图书馆事业,即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因而图书馆馆员必须掌握图书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不断开发利用文献信息及应用新技术的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良好的环境,建立共有的价值观是图书馆实施自动化系统的必备条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还特别要求图书馆馆员的信息观念和文化修养要跟得上科技的发展,要学会借助于计算机为主题的现代化装备来延续和拓宽图书馆职能,改造自己的工作环境,实现人机的有机结合;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学会帮助用户在网络中寻找信息;学会在网络中进行调研和咨询。因此,要求提高图书馆馆员职业技能,其性质决定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必须有为读者服务的良好意识,要树立并发扬甘为读者做人梯的奉献精神。工作手段要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图书馆在采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成为能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图书馆各科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等科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知识;并能操作使用,以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提供高效服务。有较高的现代意识。现代意识是现代化的根本标志,首先是科技意识,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对科技问题产生的总体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化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馆员能否准确地把握为科技服务的策略问题。信息管理意识是信息意识的深化,是图书馆馆员最核心的职业意识,其强化与否决定一个图书馆馆员是否称职等等。

展望未来高校图书馆,前景广阔,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同在。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服务是读者实现梦想的基石,因此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和极其迫切的。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4e3970102va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