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的楷模——为张琪玉学术思想研讨会而作

2014/6/18   点击数:1613

[作者] 建中读书

[单位] 上海图书馆

[摘要] 张琪玉教授不仅是图书馆界的榜样,也是学术界的楷模。

[关键词]  张琪玉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情报语言学



张琪玉教授不仅是图书馆界的榜样,也是学术界的楷模。

张教授学问精深。张教授著作等身,写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作品。在情报语言学领域,张教授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张教授治学严谨,往往对于高产作者来说,失误或问题是难免的,但张教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本著作、每一篇论文、每一次演讲,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位专业人员、每一位教职人员学习的。1996年为了出版《21世纪图书馆展望》,我采访了张教授,请教有关情报语言学发展趋势的问题,张教授不仅认真准备,而且提供了大量背景资料供我参考。我与张教授接触不多,但每一次都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知识。

张教授思想前卫。《21世纪图书馆展望》采访的14位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都是国际知名人物。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因为一方面我对情报语言学了解不深,另一方面我对当时国内情报语言学界能否代表国际水平心里没底,但张教授的学问功底和思维定力让我信心倍增,从张教授身上我看到了学问大家所具有的坚定和自信。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说在未来文献数据库中,自然语言的使用将占统治地位呢?”张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认为有些结论有点言过其实。还有些文章往往只是引用那些研究结论,而并没有亲自去检验过那些结论的可靠性。对自然语言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里我决没有意思去否定这个方向。相反,我觉得我国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很不够,与国外有不小差距,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我认为,自然语言有优点,也有缺点。单纯使用自然语言是取其长(如时差短,对处理人员要求不高,特别是成本低),而在某些方面则容忍其短,放弃某些质量要求。自然语言要全面胜过人工语言是不可能的,除非它引进许多情报检索语言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缺少控制,而对于高要求的检索来说,控制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无控制更好,全世界的情报检索早已全面自然语言化了)。”南京大学倪波教授对张教授的回答有一句精彩的评语,他说:“人工语言的诞生,决不是也不可能是以替代自然语言的身份出现的”,并称赞说“张琪玉教授在情报检索语言研究领域内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感到即使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张教授的回答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张教授低调谦逊。张教授是学习型的专家,从大量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这一切与他对新知识、新思想的追求和学习分不开。我曾经与OCLC研究院组织过“元数据与知识管理”研讨班,张教授当时还问了我很多有关元数据的问题。我对元数据了解不多,但为了回答张教授的提问,我问了很多专家,也看了很多资料。张教授的好学和谦虚在图书情报界有口皆碑,他这种对学问一丝不苟、对朋友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1i2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