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寄语--《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3期

2013/3/26   点击数:995

[作者] 彭老图

[单位] 彭老图

[摘要] 阅读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倡和推广阅读的同时还应该传授阅读的方法,本期专稿“《水浒传》应作如是观”一文的用意就在于此。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先生认为,我们阅读《水浒传》不应只从文学和历史的层面进入,还应从更高、更深的文明、人性、人道的角度来剖析《水浒传》。

[关键词]  阅读 图书馆 信息技术



阅读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倡和推广阅读的同时还应该传授阅读的方法,本期专稿“《水浒传》应作如是观”一文的用意就在于此。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先生认为,我们阅读《水浒传》不应只从文学和历史的层面进入,还应从更高、更深的文明、人性、人道的角度来剖析《水浒传》。我们既要了解《水浒传》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古典名著之一所具有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即对“真善美”的弘扬,以及对“假恶丑”的鞭达,也要看到其所存在的缺陷,如所谓的“劫富济贫”,种种草菅人命的“打杀”等,才能获得全面的人性之净化和生命之提升。最后还强调指出,我们在阅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应该要超越某个特定时代因为某种政治因素而对一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所做的简单化、脸谱化的价值评判的局限,而是应该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来全面把握历史。”我们期望此文能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到启发。

图书馆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必然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而图书馆的发展又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促进的作用。从古至今,图书馆经历了古代藏书楼时代、近代图书馆时代及现代图书馆时代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核心职能也顺应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图书馆究竟是什么样?其核心职能是什么?对此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及早做出应对,也便于我们的专业教育能为未来的图书馆培养出适用的人才。本期学术论坛栏目中颜务林与李亚芬合著的“后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对‘图书馆是学习中心’这一命题的学理分析”以及余江华的“未来图书馆形态研究”两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图书馆进行了研究。前者认为目前的图书馆正处在现代图书馆向后现代图书馆转变的转型期,并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核心职业、图书馆学核心内容的变化脉络,认为未来的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而与此相对应的后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学习中心。未来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交流职能,由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到最终灵魂的交流,并由此推断终极图书馆的第一职能将是灵魂职能。后者认为传统图书馆的馆舍、馆员、馆藏三要素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正由原来的不可分离向可分离转化,使图书馆的存在形态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如何正确定位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图书馆一些传统的部门将不复存在,工作流程也将彻底改变。弄清未来图书馆存在形态,准确定位,避免图书馆将来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正是该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给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使我们认识到新技术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因此始终有学者站在新技术应用的前沿不断进行着研究与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网络天地栏目中乔海滨与韩向泷合著的“4G技术与图书馆”一文在4G刚刚向我们走来之际,及时分析了4G较之3G的更多优势,认为4G在图书馆的应用将会提高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质量,降低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成本,用户可以更加快捷地下载和利用资源,有利于图书馆提供更加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并提出了图书馆面对4G技术的应对之策。为了解决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云资源管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新技术与新方法栏目中陈臣与马晓亭合著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自适应资源管理与供给平台设计”一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计算负载均衡的自适应资源管理和资源供给平台,以期能够保证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并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在动态资源管理与调度活动中提高准确性及稳定性。相信这些研究都会在推动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方玮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5480e0101bv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