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书评)

2012/10/11   点击数:1071

[作者] 臻心有鱼

[单位] 臻心有鱼

[摘要]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口述史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那场核灾难的历史影像——切尔诺贝利成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大灾难事件。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将会一直在受伤的人类社会中流传。当核灾难悄无声息的降临,曾经的社会秩序瞬间破碎并被重新排列,那时,我们就会意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无助。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 阴影 尘埃



切尔诺贝利的阴影

臻心有鱼/文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口述史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那场核灾难的历史影像——切尔诺贝利成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大灾难事件。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将会一直在受伤的人类社会中流传。当核灾难悄无声息的降临,曾经的社会秩序瞬间破碎并被重新排列,那时,我们就会意识到人类的渺小和无助。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一书中涉及警察、消防队员、贫民和士兵等各色人物,没有什么比他们的切身经历更能描画出核辐射尘埃下不知所措的人们内心交织着的渺小希望和持续的绝望了。那是伴随每一个受害人终其一生的阴影,邪恶力量就这样不经意间袭击了人类。

爆炸发生后,带有辐射性的尘埃自西向东,从东欧横穿欧洲,跨越大西洋到达北美,越过太平洋到达东亚,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于是,整个世界为之震颤,恶魔被释放出来。在前苏联遭遇核灾难的地区,白俄罗斯是重灾区之一。因此死难的人们甚至赶上了因为二战损失的人口数,其长远影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带辐射的尘埃捉摸不定,无论是地下、水下或在空中,人们无处可藏,却又无法求援,而它们却无处不在。你会发现,公鸡的鸡冠从红色变成了黑色,牛奶无法自然发酵成酸奶而是凝固成了白色粉末。水井被当局封死,地里的土豆不能食用,下的雨里带着有颜色的尘埃,似乎预示着一切都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此时,村庄里的贫民百姓却难以得到确切的信息,人们不知道爆炸的核电厂会制造如此的灾难。在此时,人们甚至都不能跟大自然中的其他物种相比,蜜蜂躲在蜂巢中一连数天闭门不出,连一只也没有,黄蜂已经携带家眷远走他乡,踪迹全无等等。在爆炸之初,这些生灵就觉察到了异常,人类却好像瞎子一样不知所措。

消防员在接到任务奔赴核电站灭火的时候却不知道面临的辐射如此之强烈以至于自己的生命迅速的走向了终结。士兵们被派往救灾前线,很多刚刚从阿富汗战场撤下来,本以为可以结束战争继续生活,却不想陷入了这场不宣而战的“核战”——一场超越所有战争的战争。

士兵们被派往核电厂以及被划为隔离区的村庄和城镇。去核电厂的任务是清理事故现场,但士兵们却几乎无任何防护用具,只穿着白色罩衣、带着白帽子和蒙着纱布的手术面罩。要知道,原本用作清理事故现场的机器人——无论是卢卡契夫设计的准备探测火星的机器人,还是日本制造的机器人,因为线路被高辐射损毁,而全都崩溃掉。只有穿着橡胶外套和手套的士兵可以照常工作。晚上巡逻的士兵在核电站利用红外线照明拍照,于是在冲洗出来的胶卷上看到了那些散射状的黑色痕迹——隐身的辐射杀手。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这些个士兵,没有谁更清楚自己究竟遭到了多大剂量的辐射,但人生灾难将会在他们回家后慢慢的降临。

而在隔离区村镇,你的思想会被完全颠覆。乡村公路、田地里、高速公路上空无一人。这让人联想到电影《生化危机》中的景象。

站在挤牛奶的妇女身后的士兵的任务是确保牛奶挤完后会被倒掉;跟在挎着一篮子鸡蛋的妇女后面的士兵目的则是保证鸡蛋会被掩埋进土里;士兵们还会大肆射杀那些到处乱窜,饿极了的狗、牛等家畜;你还会看到被疏散的人们在自己家的房子上写着各种颜色的字,诸如“亲爱的房子,请原谅我们”等等。士兵们设置路卡,防止人们返回到他们原本的家,路口处的牌子上写着“隔离区,限制入内”……。

也许到头来,我们或许无法判断谁应当为这场灾难承担责任。应该责怪当时的政府?还是那些制造出核电站,试图“从上帝手里抢面包”的科学家?但显而易见的结果是,无辜的人们成了替罪羔羊。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注定会成为永远的噩梦,时刻提醒狂妄的人类不要自负,不要无视你们试图征服的大自然。如果大自然要报复,它可以制造战争,可以破坏核电厂,但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采取很多其他方式。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启示我们:要么反思,要么继续承受未知的死亡。

副标题: 核灾难口述史

作者: (俄罗斯)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

页数: 226

定价: 32.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609242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7423701017c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