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综述
2011/3/16 点击数:417
[作者] 彭老图
[单位] 彭老图
[摘要] 2010年是《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三十周年,恰逢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11月22日上午,《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江苏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的领导,《新世纪图书馆》顾问、编委,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和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2010年是《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三十周年,恰逢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11月22日上午,《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江苏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的领导,《新世纪图书馆》顾问、编委,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和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方标军出席座谈会并致辞[①],方书记还向到会的《新世纪图书馆》顾问和编委颁发了聘书;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宣布了《新世纪图书馆》2003—2009年优秀论文作者名单;《新世纪图书馆》主编彭飞做了工作汇报[②];最后,与会代表进行了自由发言。座谈会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许建业主持。
1 回顾30年办刊历程
参加座谈会的有的是《新世纪图书馆》的老主编、老领导,有的是经由《新世纪图书馆》扶持脱颖而出成长起来的青年专家学者,有的是多年一直关注《新世纪图书馆》的期刊同行。他们在座谈会上回顾了期刊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与期刊的不解情缘,也充分肯定了《新世纪图书馆》在30年里为繁荣图书馆学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培养学术人才做出的积极贡献。
《新世纪图书馆》原主编卢子博研究馆员专程从深圳飞往南京参加此次谈论会。他深情回顾了《新世纪图书馆》30年的办刊历史,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3年,当时刊名《江苏图书馆工作》,此为初创时期。在当时图书馆事业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定位为实用性、普及性专业刊物的《江苏图书馆工作》深受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欢迎。在普及图书馆专业知识、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阶段:1984—2002年,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从《江苏图书馆工作》改名为《江苏图书馆学报》,旨在提高刊物的学术性,这一措施积极呼应了图书馆界学术研究风气的兴起。1987年开始的职称评定工作对申报者的学术成果提出了要求,由此,点燃了图书馆从业人员撰写学术论文的热情。这个阶段编辑部收到也编发了大量的优质稿件,扶持了一批优秀论文作者,从而带动了江苏图书馆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刊名《新世纪图书馆》。改名后的《新世纪图书馆》在坚持学术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时代性、开放性和前瞻性。
曾担任期刊副主编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倪波先生讲述了他萦绕于怀的《新世纪图书馆》情结。他用“读者”、“作者”、“编者”三种关系讲述了和《新世纪图书馆》的不解情缘。他把《新世纪图书馆》的办刊理念总结为:学识视角、馆员情怀、时代前沿、开拓进取。他盛赞《新世纪图书馆》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严谨治学、学术民主、包容共生、和谐交流、助人为乐的刊风。希望《新世纪图书馆》坚持办刊方向,把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在座谈会上,大家都深情地提到了《新世纪图书馆》的前辈们。钱亚新先生是期刊的第一任主编。他在办刊主旨上一直坚持主流视角,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方针;视刊物质量为生命,在约稿等办刊事务上都亲力亲为;他德高望重、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热忱扶持青年人,为后学所敬仰。卢子博研究馆员、倪波教授、王学熙研究馆员都曾经担任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他们为期刊的辛苦付出都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郑建明教授、叶继元教授、张志强教授等人对期刊当年曾刊发他们的稿子充满感激,称期刊的认可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自信,前辈的帮助和指导引领了了他们学术道路上的成长。
2 谋划进一步办好刊物
代表们在发言中还立足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立足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生存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新世纪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
2.1 明确宗旨定位
与会者对《新世纪图书馆》“繁荣学术研究,培养造就人才,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和“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定位表示认同,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解读。倪波教授提出,一个优秀的刊物,好比一所优质的学校,它可以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一个优秀的刊物,仿佛是精品集粹,由于多年的积淀,汇集不少学科前沿课题。一个好的刊物通过繁荣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倪波教授总结的“关注图书馆实际、关注图书馆未来、关注世界图书馆”的出版宗旨与期刊的定位一一吻合。王学熙研究馆员提出,立足江苏就是要反映江苏图书馆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经验,起到宣传江苏,扩大江苏图书馆界影响的作用。图书馆也只有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才能有创新有发展。
2.2强化办刊特色
一是强化地方特色。《新世纪图书馆》是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会刊,理应体现江苏的地方特色,要及时反映江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范并思教授总结了《新世纪图书馆》在江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江苏的图书馆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图书馆事业发展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新鲜案例,江苏有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王学熙研究馆员提出要反映江苏的图书馆实践和研究成果,要加强对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和南京图书馆大事和成果的报道。江苏省科技情报所夏太寿所长提出在“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开阔视野,关注全省文化、科技发展方面的创新。江苏是人文荟萃之地,素有藏书的传统,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充分挖掘江苏的书人书事,也可以成为期刊的一大特色。
二是强化学科特色。上海《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王宗义研究馆员针对目前图书馆专业期刊“泛论多、宏论多和千刊一面、同质化”的两大弊端,提出了如何使图情期刊摆脱影响因子和被引率的局限,形成定位细化、各有特色的格局,从而真正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命题。郑建明教授提出加强和其他兄弟刊物合作、强化各自特色、对重合栏目进行协调、加强地区合作形成合力的思路。
三是通过设置特色栏目来体现办刊的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对现有栏目进行整合,设置一些含义明确又相对固定的栏目,既体现期刊的办刊理念和编辑思想,也对读者阅读和作者投稿起到引导的作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郑建明教授提出期刊在设置栏目时,一方面要有传承,另一方面要突出时代特色,要体现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沿。王学熙研究馆员对栏目设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2.3 提高办刊质量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许多学者就此还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新世纪图书馆》副主编、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建新教授提出,目前宏论性论文太多,要适当控制,可以增加一些案例研究的论文,从规范研究方法的角度来提升刊物的发文质量。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张志强教授提出要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学术期刊的方法,采用适当长度的论文,因为篇幅太短的论文不太可能对某一问题进行非常深入的阐述,同时他也建议使用反抄袭软件对拟采用的论文进行检测,减少学术不端或欠规范的行为,提高刊物质量。
2.4 加强学术规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针对近来争议较多的期刊评介指标,阐发了他的一些思考。他坦承,引文率和影响因子自从成为一个评价指标以来,存在异化的现象;作为期刊,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评价体系,他认为关键是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要坚守期刊的学术性和内容质量,同时要在形式上要真实地反映出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苏新宁教授从办刊的具体操作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重视做好关键词、题名和摘要,提高专指性,使之能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从而提高论文在数据库被检索、被下载、被引用的可能性;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出版时间提前,优先发表最新成果,增加论文被阅读、被引用的可能性。
2.5 扩大宣传交流
一是走出去,编辑人员要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开阔思路,了解动态,掌握前沿,另一方面也扩大与专家学者的联系,争取多方组稿约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张久珍教授和苏州图书馆邱冠华馆长都提到这一点。张久珍教授还表示一定向北大信管系的老师和学生多多宣传《新世纪图书馆》,同时还欢迎彭主编参加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即将举办的“博士论坛”。
二是要策划大型学术活动,苏州图书馆邱冠华馆长提出要依托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和南京图书馆,多多策划大型学术活动。期刊一方面要报道这些活动,另一方面要集中刊发这些活动的学术成果,开辟专栏,形成效应。
2.6 培养两个队伍
即要着力培养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培养作者队伍,一是要与一批国内图书馆专家学者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他们了解期刊,认同期刊,愿意在期刊发文,支持期刊的发展;二是要关注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包括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他们是未来几年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力量。《新世纪图书馆》应该建立青年学子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为他们搭建一个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在“培养造就人才”方面多做贡献。培养作者队伍,既要面向图书馆理论前沿研究者,也要面向基层图书馆工作者。期刊既要反映本专业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也要介绍图书馆工作的实际经验,要让基层图书馆工作者感到阅读期刊有收获、可借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7 客观看待期刊评介体系
座谈会上,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等人都提到现行期刊评价体系的合理性问题,认为过于强调被引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个指挥棒的干扰制约了学术期刊的发展,他还提出了修改评价指标的可能性。也有学者认为期刊评介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期刊目前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认为期刊在提高刊物质量、练好内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了解现行期刊评价标准,明确努力方向,争取进入中文核心期刊方阵,努力使《新世纪图书馆》既坚持繁荣学术研究、促进事业发展的宗旨,又经得起评价指标的检验。
座谈会庄重而热烈,与会代表共同回顾了《新世纪图书馆》30年的办刊历史,充分肯定期刊为繁荣图书馆学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培养学术人才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时,对期刊的目标与定位、思路与策略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代表也充分肯定了座谈会的积极意义,认为经过研讨,可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推动期刊再上新台阶,将《新世纪图书馆》办成学术含量更高、业界影响更大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
(作者信息:邹婉芬,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新世纪图书馆》编辑。)
--------------------------------------------------------------------------------
[①] 方标军书记致辞的全文已在本刊2011年第1期刊出。
[②] 彭飞主编工作汇报的全文已在本刊2011年第1期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