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行动策划(三)
2010/6/5 点击数:827
[作者] 资讯09级研究生党支部
[单位] 资讯09级研究生党支部
[摘要] (1)拟达到目标:在广州3-5个图书馆和5-8个街道社区开展持续两周、至少8场的教学、交流、视频投放和图片展览;参与青少年人数不少于300人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不少于50人的研究生参与,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广州部分区和街道的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
六、 活动组织
活动规模预计50~100人,共分为6组,各小组具体人数与工作内容如下。
a)统协小组(5人)
统筹整个活动,协调各小组工作,全程负责。
b)调研小组(8~16人)
负责活动相关调查研究和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工作,为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c)执行小组(25~40人)
负责实地工作,包括现场培训、图片展等。
d)技术小组(8~16人)
负责图片处理、视频制作和网络投放,同时给予其他小组技术支持。
e)公关小组(6~12人)
负责联络图书馆、街道单位,招募学员和新闻发布以及其他公关危机事件处理。
f)机动小组(10~15人)
支援其他各小组工作及杂务处理。
七、拟达到目标及预期效果
(1)拟达到目标
在广州3-5个图书馆和5-8个街道社区开展持续两周、至少8场的教学、交流、视频投放和图片展览;
参与青少年人数不少于300人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不少于50人的研究生参与,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广州部分区和街道的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
(2)预期效果
利用暑假时间提高广州青少年网络信息素养水平,减少青少年浏览、传播、制造不良信息行为的可能性,提高青少年科学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研究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展开具体的探索和创新;
增强研究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党支部网络党建工作较之当前有较大突破。
八、可行性分析
(1)广州市青少年信息素养亟待提升
广州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文化在过去3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出现以来,广州市网络大范围普及,网民数量快速增长,而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网民中有超过一成半是青少年群体。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事件频发以及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事件屡见新闻媒体,这些事件警醒社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教育。网络环境纷繁复杂,而青少年信息素养相对偏低,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相对欠缺。该活动旨在开拓多渠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强化社会大众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到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该活动符合当前社会现实需求,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
(2)丰富的前期活动经验
多位支部成员具有丰富的社会调研、信息素养提升活动经验。支部有多位来自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图书馆学党支部的研究生,他们在本科阶段均担任过支部委员,其中曹福勇曾担任支部书记、刘颉颃曾担任支部副书记、何燕华曾担任支部组织委员。图书馆学党支部曾举办中山大学东校区调研大赛,并荣获校最佳党日二等奖,同时图书馆学党支部还曾举办广州市盲人学校阅读辅导和广州市图书少儿信息素养辅导系列活动,该活动也获得中山大学最佳党日二等奖。以上这些活动的成功经验将成为此次活动的经验支持。
支部来自外校的成员中,有多位曾担任学校社团重要职务,具有举办大型活动的丰富经验。其中郭喻楠,现任支部宣传委员,曾担任郑州大学校社团联合会副秘书长,组织郑州大学第二届社团发展论坛,第三届板报大赛等活动。
(3)科学专业的组织管理
此项活动受到系里的大力支持,由学生活动、社会服务经验丰富和高水平专业能力的老师指导,学生主要负责成员具有丰富的公益活动组织经验,具有与广州市一些图书馆专业馆员合作的经历,易于获得协助支持。情报检索语言、文献分类与主题标引、信息组织、用户信息行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管理等为蓸树金教授研究专长,曹教授担任此次活动的专家指导,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支部指导老师张春华,担任资讯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学生活动指导经验,张老师专业的实践指导确保本次活动极强的可行性。
(4)后勤保障
信息相关专业的本系研究生和其他院系研究生制作视频、图片、教材材料并负责现场培训、交流和宣传;广州一些图书馆和街道社区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员支持。资讯管理系个专业学生在信息的收集、整理、组织和加工利用上具有专业优势。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上,资讯管理系研究生也具有专业优势。同时资讯管理系长期与广州市各级图书馆有广泛合作,有很强的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