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使用

2007/12/23   点击数:23

[作者] 圕的后代

[单位] 圕的后代

[摘要] 昨天听了师大LIB馆长的讲座--中国古代典籍。最吸引自己注意的是谈到研究古籍的现实意义和古籍的使用。 福师大图书馆学召收的硕士研究生中,研究方向就有古籍整理和图书史。而方宝川馆长就是其硕士生导师。确实,古籍,从简册到帛书再到纸质文献。当今存在的古籍数量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宋刻本。物以稀为贵,古籍再当今看来自然是十分珍贵。研究古籍就是要还原我们古籍一个真面目,还原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古籍。因为古籍只有可能被发现,而不可能被创造,只有1911年之前的书籍才能被称为古籍,因此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的古籍必然要得到因有的重点保护。而与此相矛盾盾的就是古籍的利用。藏与用一直是图书馆文献的两个主题,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古籍该如何去利用。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要让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些古籍,就必然有损害的危险,其中古籍的自身寿命和读者的使用方法都是造成古籍损坏的原因。而读者使用不当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图书馆在向读者开放古籍时就难免有顾虑。不可否认,许多读者由于缺乏古籍保护的观念,往往随意翻阅古籍,甚至在上面图画。对此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害,图书馆确实是很痛心的。因此,要安全开放古籍,读者的教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  古籍 读者 数字化



昨天听了师大LIB馆长的讲座--中国古代典籍。最吸引自己注意的是谈到研究古籍的现实意义和古籍的使用。

福师大图书馆学召收的硕士研究生中,研究方向就有古籍整理和图书史。而方宝川馆长就是其硕士生导师。确实,古籍,从简册到帛书再到纸质文献。当今存在的古籍数量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宋刻本。物以稀为贵,古籍再当今看来自然是十分珍贵。研究古籍就是要还原我们古籍一个真面目,还原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古籍。因为古籍只有可能被发现,而不可能被创造,只有1911年之前的书籍才能被称为古籍,因此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的古籍必然要得到因有的重点保护。而与此相矛盾盾的就是古籍的利用。藏与用一直是图书馆文献的两个主题,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古籍该如何去利用。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要让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些古籍,就必然有损害的危险,其中古籍的自身寿命和读者的使用方法都是造成古籍损坏的原因。而读者使用不当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图书馆在向读者开放古籍时就难免有顾虑。不可否认,许多读者由于缺乏古籍保护的观念,往往随意翻阅古籍,甚至在上面图画。对此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害,图书馆确实是很痛心的。因此,要安全开放古籍,读者的教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方馆长在介绍到福师大旧校区图书馆的古籍使用上提到,现在在馆的古籍已经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了。主要是针对大四学生写毕业论文的需要。

又想到前几天在竹帛斋主博客上看到,有些图书馆,为了把某些古籍数字化,竟把古籍“解剖”,这些脆弱的古籍经过激光扫描,几乎一命呜呼,如此事竟然出自经过图书馆学教育人之手。古籍保护任重道远,现又将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冲击。有人曾称图书有十厄,如今又多了数字化这一厄。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7f885010086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