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23世界阅读日”
2010/1/9 点击数:361
[作者] 图林草根
[单位] 图林草根
[摘要] 昨天上午,很突然被通知参加馆里的有关2010年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活动意见征询讨论会,馆内各部均有代表出席,而且大多是近两年入馆的年轻人,此情此景使自己走进曾经熟悉的接待室竟然有物是人非、风华已逝、老之将至的感怀。也许自己已不再适应这种会议了,况且因为时间紧,不曾准备,大脑里对此活动并没有什么想法。倒是突然想到2009年网络的流行词汇之一“被**”,心中不免暗讽自己此次也算是“被开会” 、“被讨论”了。
昨天上午,很突然被通知参加馆里的有关2010年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活动意见征询讨论会,馆内各部均有代表出席,而且大多是近两年入馆的年轻人,此情此景使自己走进曾经熟悉的接待室竟然有物是人非、风华已逝、老之将至的感怀。也许自己已不再适应这种会议了,况且因为时间紧,不曾准备,大脑里对此活动并没有什么想法。倒是突然想到2009年网络的流行词汇之一“被**”,心中不免暗讽自己此次也算是“被开会” 、“被讨论”了。
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加之前两年对这个活动的开展也不十分熟知(有一年,活动期间还因骨折住院),特别是对馆领导就“世界阅读日”活动开展的理念也无所知,因此,实在抱歉得很,整个会议期间,我,几乎就是“哑人”了。还有,一直以来个人很赞同“阅读本应是件很私人的事”这句话,但也恰恰是这句话阻碍了自己的思维,导致了今天的“哑人”。
回到岗位,反省、学习、回想各位的发言,似也有了零星的思考。
一、 重温“世界阅读日”的背景资料(很惭愧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学习):
1、“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
2、“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4、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渎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二、 零星的思考(或者说疑惑)
1、佛山市民中有多少人知道“世界读书日”?回家问了问家人,都
说不知道,想想自己也未必清楚多少,也难责怪了。既然这个活动要每年持续搞下去,那么让市民通晓什么是“世界读书日”,应该是首要的事情吧。否则咱们这一厢辛苦半天,竟是自娱自乐一场。
2、在与读者最“亲密接触”的借阅部工作多年,我也很想知道,佛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市民们(包括外来人员),他们有多少人还在看书?看什么书?什么时间看书?以什么载体看书?这项调查也许繁琐,但却应该是佛山图书馆员们应做的课题。(这项工作可以与新华书店合作)
3、今天听同事们的发言,觉得大多数人似乎把阅读内容局限于文学方面,比如美文、经典文学等。这点当然没错,但我想提醒的是:文学只是阅读的一部份。宽泛的阅读才能使人的视眼更开阔,我们不要忘了除阅读之文学外,还有阅读之科普、之经济、之生活、之教育、之心理、之宗教等等。如:目前就温室效应为地球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是否更应该倡导市民多阅读此类书籍?具体再如: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降低个人的炭排放?……
4、依以上背景资料中第三点,阅读日活动是否应增加版权知识宣传方面的内容?(可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某科合作)
5、从背景资料来看,“世界读书日”旨在面向社会每一位成员,所谓“高雅阅读”针对佛山的现实情况,是属少部份人的。启动仪式是否应该让更多的市民知晓?之前的晚会形式可以是此活动系列中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晚会更具高雅性),或作为2010年读书日系列活动的颁奖(闭幕)晚会?
6、与会最大的感受是,讨论的大部份时间都用于:图书馆人的辛苦所为如何能吸引市领导及媒体的眼球?这个问题很无奈,个人也十分体谅领导的心境。
三、建议
1、倡仪书,当然是面向全体市民提倡阅读的(不清楚前两届是否有做?)。刊登于报纸上。
2、有同事提出在公交车身、或站台宣传栏上张贴广告宣传画,这是不错的建议。个人进一步建议:留意现在在公交车身及站台做广告的企业,寻求与他们合作的可能性。另外,佛山市政的公益广告是如何操作的?可否与相关部门联系?
3、既然是提倡全民阅读,市领导当然也应包括其中。我想市民们也会与本人一样更有兴趣知道咱们的父母官们都看过什么书?正在看什么书?打算看什么书?繁忙中如何挤时间看书?带着市民们关心的问题,图书馆应勇敢组织一组有口才,有文才,有貌才的年轻馆员们,对领导们做采访。如果成功,这将是此次读书日最大的亮点与宣传。如果“攻坚”不成,宣传部领导、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也可以(这应该没问题吧)。
4、活动日期间借助图书馆某些讲坛、服务阵地、读者服务活动,开展有关“世界读书日”有奖问答活动,以便让更多市民了解世界读书日的来龙去脉。
5、从读者或市民中征集有关读书日活动的主题式口号。如:“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以及“和谐阅读,创新人生”等。这可以给馆员启发并以备今后之需。本人受服务部主任的启发有一句“感恩阅读、体验阅读、共享阅读”。
6、借助社会各届力量共同协办此项活动。我记得在外借工作时,常有部队、酒店的人来集体外借,这是可以与之合作的。部队本身就很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人才多。有些酒店很重视企业文体形象的树立,可以联系。(如“***读书活动走进***”)
7、通过电影来阅读。本人元旦无意中看了电影《道林·格林》,才知道是出自王尔德的小说。于是特意借了王尔德的许多书来看,以前只知道他的《快乐王子》。这对本人也很是启发。图书馆应专收与经典著作相对应的影像资料,可在活动期间播放(平时只要报告厅有空也能播放的话当然更好)。
四、中外读书日的活动内容
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讲座、古诗文诵读、“别让我受伤害”——破损图书教育展、数字资源使用讲座、图书馆“十佳读者”评选、“读书乐”摄影展、中外名著插图展、读书名联名句书法作品展、评选十大藏书家庭……
五、最后,作为一名老馆员,其理念与年轻人相比,无疑有迂腐、落伍之嫌,这怕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同时不做主任多年,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日益减少,想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大概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以上的文字只是讨论会过后思考的印迹而已。借今天的博客,怀着仅剩的赤诚之心对馆领导、部主任再次说声抱歉。
很奇怪,当我在写这篇博文的同时,那首世界著名小曲“珍重再见”总是在耳边流淌,它也是电影《铁达尼号》中,当象征人类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铁达尼号船即将沉入海底时,那四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音乐家所演奏的悲凉的小提琴曲。讨论会结束,走出门口的一刹那,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走进这个接待室。新的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即将于2012年拔地而起,对未来新馆的全部美好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美丽新世界永远是他们的,并且真心祝福他们。电梯里,在同事们的嘻笑声中,我则在内心深处与过去的已往作了珍重道别。
感谢过往的一切、一切……
当过往的一切渐行渐远地隐没于再见声中时,隐约中看见另一个小小的、全新的自己。
我知道,她会长大。(无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