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男,教授,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兼任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理事…[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33999
张晓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教授,1982年从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84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图书馆学博士学位,20…[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9223
199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张晓林博士曾担任四川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53735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生通讯》对张晓林教授的采访。张晓林,博士,教授。1982年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图书馆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6637
张晓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教授,1984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图书馆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9891
AI正引发知识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迫切需要推动AI与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符合新的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本文提出,从第一性原则思维出发,面向复杂适应性系统,以问题驱动和场景驱动的创新和设计驱动的创新,不断演进发展AI赋…[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71024
数字化转型+AI环境下,我们正处于知识生态环境和知识技术体系的交汇重塑中,对知识、智慧和智能基础设施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几率。知识对象已内在地结构化、语义化、可定制、可关联,已涵盖从内容对象到知识关系网络到知识创造与利…[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2837
本文介绍了国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整体建设进展情况,包括建立合理平衡的长期保存权益管理制度,形成国家主导、联合参与、可靠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长期保存体系,建立可靠高效的长期保存技术流程和技术系统,提出公共保存审计和保存机构认证机制,已经保存了一…[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86205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为数据驱动的 决策支持提供重要支撑是需要探索的重要议题。文章从“双一流”环境下服务高校决策层的改革发展动态监测服务作为切入点,探索了高校改革发展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发展动态监…[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71519
资助学术论文开放出版已成为重要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推动学术论文开放获取已成为各国促进知识传播、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举措, 开放出版期刊数量不断增长,几乎所有订购期刊也都接受复合开放出版,开放出版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5579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图8位老专家回信,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国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此前不久,丁瑜、薛殿玺等8位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老…[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66381
[目的/意义]公众科学是指非传统意义上的科研人员、普通民众参与到科学研究过程的全新科研范式,是新型开放创新模式。分析公众科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对我国开展公众科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26506
在刚刚过去的第14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2018年12月3-4日)上,最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会议上发布立场声明,明确表示中国支持OA2020和开放获取S计划,支…[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48776
【目的】为促进科学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可能方式。【方法】首先,从公开内容、参与范围、公开时间3个维度对同行评议机制的开放程度进行界定;然后,从同行评议本身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利用象限分析法对传统同行评议和开…[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52182
[目的 /意义]从科技论文中自动识别与抽取研究设计指纹,能够为科研人员项目设计、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评估、研究过程问题诊断、研究结果鉴别与评价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和研究操作支撑。[方法 /过程]基于科技论文研究设计指纹的概念模型,提出基于多规则模式…[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4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