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4/4/5
[作者] 邓咏秋
[单位] 图情出版
[摘要] 202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宁波图书馆共同承办,主题为“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
202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宁波图书馆共同承办,主题为“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全国的各级各类图书馆代表等,共计400多人现场参加会议,1.4万余人线上观看启动仪式直播。
论坛内容包括: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暨2024宁波读书月启动仪式、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主旨报告及专题报告、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工作交流研讨会、阅读推广展示项目及阅读推广课题成果分享交流会。
跨界演讲启发思考
每次中国图书馆年会与全民阅读论坛,都会邀请一位行业外专家与行业内专家作主旨报告。请外界专家就是为了开阔眼界,促进跨界的相互借鉴。以往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我记得听过陈平原、葛剑雄、鲍鹏山、刘慈欣,还有去年在赤峰举办的论坛邀请的是一个研究红山文化的考古专家,都讲得很好——这已经成为论坛的一个亮点和期盼。近几年都是网上直播,没到现场的也可以看。本届邀请的行业外专家是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冷凇。冷凇是影视艺术的专家,他通过很多自己亲自参与的实践,如亚运会上的古诗词文化艺术设计等,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文化创新传播理念。图书馆无论是做阅读推广活动,还是做新媒体传播,都是很需要创新创意的,所以我感觉这方面内容的确对我来说,开阔思路,富有启发,令我印象深刻。我也看到其他同行反响热烈。
他通过分享亚运会开闭幕式创作的经验,总结要点是,(1)意义解读 重于 常态宣发——常规的宣传发布过于严肃和模式化,应强调背后文化意义的解读,引起兴趣,制造热点与关注点;(2)创意并不是堆得越多越好,他强调,元素裂变 重于 创意堆砌。这方面我深有感触,有时我们想创意时,是做加法,会有很多创意;然后还应该做减法,更要强调创意元素的化学变化,用好精选的创意元素,服务于讲好故事。创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太多了,会显得杂乱,甚至忘了初衷,以致效果并不好。
这些内容,对于图书馆界的营销宣传来说,在创意与思考方式方面,应该都有可参考借鉴之处,是可以用得上的。他最后还围绕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图书馆向社会宣传营销,从传媒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建议做一些微短剧,我觉得这个大家可以努力尝试。
再发现图书馆包括哪些内容?
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的报告是《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这个报告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他详细解释了论坛主题“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的含义,以及今年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
李东来馆长阐述,图书馆阅读推广大厦的组成部分包括:活动整合、文献推介、专业研究、标准规范。
李东来馆长解释了他倡导的“再发现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全国联动项目我想划下重点“活动融合”。李东来馆长介绍了去年和今年委员会推出的全国联合开展项目。我在下面听会时,正好旁边坐的是东北师大图书馆刘青华老师。听到有触动与共鸣处,我们俩就进行了一点交流。刘青华老师提到,有一些图书馆不知道搞什么活动。刘老师就对他们说,阅读推广委员会以及下面 20多个专业组每年都会发起一些活动,各馆都可以参加,照着做,就是很不错的活动。我很同意,建议大家关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的工作,关注委员会牵头的全国图书馆联动项目以及样板案例。与其各馆各自拍脑袋闭门造车,做一些水平不高的活动;不如积极接受行业组织的领导,参加全国性活动,向成熟的示范活动学习。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各馆可以在具体操作与细节上有所创新。我们在搞活动时应该充分了解同行在做什么,吸收他们的经验教训。完全从零开始的创新是挺难的,现在有的创新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甚至搞怪,并没有实践与推广价值。这个应注意,活动创新不应该是低水平的创新。全国联动开展成熟项目,比低质量的创新要好,还可以更好地向社会展示图书馆的形象,传播图书馆的优秀活动品牌。
宁波图书馆创办的“一本书的诞生”展览,走出了本馆,成为阅读推广委员会向全国图书馆推广的巡展,在中图学会网站上可以下载(明天文章再推荐这个展览),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希望更多的优秀活动走出本馆,向全国来推广,让一批成熟的阅读推广活动涌现出来,指引图书馆行业的阅读推广工作,提升整体水平,让读者得到实惠。
发现图书馆员
李东来馆长“再发现图书馆”的架构中,如果让我划重点,就是发展图书馆专业化与发现图书馆员。他提到了南方+的“发现图书馆员”系列已经推介了一些有特色、有专长的馆员。是啊,我们有很多馆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情怀,有专业,有成绩,讲好他们的故事,是讲好图书馆故事的重要一环。他还点赞了这些图书馆员:呼和浩特图书馆的董海——善于沟通交流,让图书馆与城市连接,把图书馆接受捐赠的工作做得很出色;长沙图书馆的罗秋芬——制作馆员小课堂系列视频,把读者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用小视频进行回答,给读者作信息素养教育;等等。
2024年图书馆阅读推广重点
最后,李东来馆长介绍了 2024年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重点。
2024年工作重点包括:为明年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做准备;完善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拓展与社会合作;让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我们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图书馆专业化的重点是发现图书馆馆员,讲好优秀馆员的故事。我认为最后一点(发现馆员)特别重要,各馆可以积极参与。去发现我们身边优秀的、积极的馆员,让他们发光,讲好他们的故事,这既可以带动馆员群体的发展,也可以向社会展示图书馆价值与吸引力的重要一环。
阅读推广展示项目
2日上午,举办了阅读推广展示项目分享交流。我要赞一下,这次的案例分享,几位讲得特别好,时间控制、详略得当、演讲水平方面都非常好。
我过去听的案例分享不少,常见的错误有:拖延,背景讲太长以致活动主要内容与具体做法却没时间讲(虎头蛇尾),演讲变成念稿子(催人睡觉,听众无法集中注意力)。
还要赞的地方是,这四个活动本身也做得好。想学的可以“抄作业”。我希望展示项目发挥更好的样板作用,如果有更多的图书馆学习这些好项目的长处,就是起到了展示与推广的效果。
(1)“文旅融合+区域协同”背景下阅读品牌创新实践--以“我们的节日·云读山水”为例报告人:彭银(贵州省图书馆馆长)这个项目的特点是:把旅游景点与阅读结合,全省各级图书馆联动,在重要节日,联合开展活动,同时还开展直播,让更多的人喜欢。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艺基础很好,能歌善舞。在景点,我们可以看到富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演出,参与非遗的活动,加上图书馆送的图书和故事会等活动,我感觉这样的旅游很有吸引力。
(2)主题:“中国图书之窗”文化品牌系列活动报告人:李海燕(金陵图书馆副馆长)这是一个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动。海燕演讲落落大方,他们开展了图书交流,把中国文化(多语种的)图书送出去,还培养留学生等讲好中国故事。
(3)主题:书香迢递 斯文在兹--共读《中华文明史》报告人:胡希琴(北京大学图书馆知识中心副主任)北大这个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图书馆办起了系列讲座,围绕《中华文明史》这部书及相关主题(传统艺术、书法等),分别开展16讲左右的系列讲座,每一个系列讲座相当于一门课。这些优质讲座还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直播,有的课的受众达到 20-40万人次。在请老师讲以外,还讲馆员讲,请学生来讲。还开展教师领读+学生打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个活动给我最大的冲击是系统化的设计,打造阅读文化节,除系列化讲座以外,还发布年度北大学生阅读报告。胡老师团队围绕这个活动,发表有论文,感兴趣的可以阅读。这也是一个好的从实践到研究的例子。好的案例应该写成论文,深入思考。
(4)主题:一人一书,一起夜读——宁波图书馆“天一夜读”案例分享报告人:章笑笑(宁波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这个活动是倡导每天夜晚阅读(因为这个时间相对闲暇)。做法是:每天晚上8点发布一个朗读短视频,拍摄地点就是该馆二楼艺术空间一个角落,这个角落打造成夜晚家庭书房的样子。朗读的人各界都有,通过视频号发布,每天更新。我们还去这个夜读的地方打卡了(详见昨天文章:因为一个会议,爱上一个图书馆)。
案例点评与建议
赵俊玲(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这四个案例进行了点评。
她充分肯定了这四个案例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担当、勇气、创意和智慧。她指出,这几个案例围绕文旅融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等重要议题进行设计,注重读者的参与互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建议阅读推广可进一步深化,科学呈现阅读推广活动的切实效果、对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制作工具包或活动指南以便于在全国推广。
这次会议,我笔记中的重点就到这里了。因为是我个人的笔记,所以肯定有不全面之处。如果你听了这个会,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呢?
引用本文:
邓咏秋.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图)[DB/OL].[2025-05-2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2747.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