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9/3/9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
[摘要]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坐落在风景秀丽、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峨眉山景区,整个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峨眉校区图书馆紧临校区主楼而建,二者融恢弘灵巧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校区的中心区。红白相间、装饰一新的图书馆大楼在如烟绿树簇拥下熠熠生辉,宛如绿丝毯上的璀璨明珠。
[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坐落在风景秀丽、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峨眉山景区,整个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峨眉校区图书馆紧临校区主楼而建,二者融恢弘灵巧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校区的中心区。红白相间、装饰一新的图书馆大楼在如烟绿树簇拥下熠熠生辉,宛如绿丝毯上的璀璨明珠。
峨眉校区图书馆始建于1972年学校内迁峨眉之初,其前身是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后,更名为峨眉分校图书馆。2003年,随峨眉分校定位为峨眉校区而更名为峨眉校区图书馆。
峨眉校区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28人。设有采编部、流通阅览部、技术情报部、办公室等四个业务部门,分别承担图书馆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用户支持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设有流通阅览室4个,全部实现了开架管理,实行借阅一体化服务,周开馆时间超过77小时;拥有电子阅览室1个;闭架书库1个;大小自习室3间;阅览座位近1300余席。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峨眉校区图书馆现已拥有各类纸质文献4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2300多种,电子资源和数据库资源已经实现与成都校区的无缝连接,总量达431.1万余册(折合)。基本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结合,以药学和旅游为重点、土木、机械、电气、计算机、交通运输、财经、人文、英语为基础,结合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材料、控制多个学科的藏书结构体系。逐渐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结合互补、并根据读者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已经成为峨眉校区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基地。
作为校区集文献信息搜集、开发和利用的专业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一直都是学校建设和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81年,校区建成了总建设面积8032平方米的“L”型的图书馆大楼。2004年,学校再次投入巨资对图书馆大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装修,使得整个图书馆布局更加合理,藏书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得以进一步彰显,读者利用逐年上升。近三学年,书刊的借还量达到了83万册次,学生人均年借还书44册次。
伴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1995年,图书馆成功建成了自己的局域网络,并于次年引进丹诚(DT-1000)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书刊借还等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迈出了我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过渡的第一步;2003年,通过对丹诚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图书馆开通了网上选书、网上预约及续借等服务,图书馆服务开始向图书馆大楼之外延伸。
图书馆积极关注和引导读者的信息意识及情报获取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图书馆面向全校学生广泛开设了《信息检索及利用》课程,不定期地举办数据库利用讲座。设计架设了包含“在线考试系统”在内的辅助教学平台;与川、渝、湘三地多家图书馆合作,共同编写《信息检索》教材两部。我校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情报获取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获取特定信息渐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校园文化现象。
未来几年,图书馆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峨眉校区“二十字”发展总方针和“两条线”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和落实图书馆“十一五”建设目标,继续加快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加强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努力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层次,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大学图书馆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同时兼顾校情馆情,努力建设一个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设施完善、服务友好的,能够充分适应校区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大学图书馆。为校区的教学、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
引用本文: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DB/OL].[2025-05-20].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1842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