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3/8/15
[作者] 中国民族图书馆
[单位] 中国民族图书馆
[摘要]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民族文化宫所属的一所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是承担为中央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和国内外广大读者提供民族文献服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59年10月6日建成并对外开放。1984年4月9日经国家民委批准,对外改称“民族图书馆”。1989年4月21日经国家民委和文化部批准,对外改称“中国民族图书馆”。
[超链接] http://www.celib.cn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民族文化宫所属的一所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专业中心图书馆,是承担为中央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和国内外广大读者提供民族文献服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1959年10月6日建成并对外开放。1984年4月9日经国家民委批准,对外改称“民族图书馆”。1989年4月21日经国家民委和文化部批准,对外改称“中国民族图书馆”。
现设综合部、采访编目部、阅览典藏部、古籍特藏部、网络技术部等5个部门。
中国民族图书馆多年来以藏书丰富,独具民族特色而着称。现有藏书60余万册,以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为主,外文文献为辅。其中不少是珍本、孤本。电子资源有自建汉文新书书目数据库、期刊库和少数民族文字新书书目数据库、藏文数字图书馆等;先后购买安装了各类民族类电子文献约15T,并藏有4千函藏文古籍电子文献和缩微胶片。
自2008年以来,已有汉文《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满文《资治通鉴纲目》、察合台文《伊斯兰伦理百科》、彝文《西南彝志》、傣文《青年国王》、水文《正七》、古壮字《渡人满材》等92种古籍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6月,中国民族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自1981年以来,陆续编辑、影印出版了《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等30余种;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5年)、《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概况》、《藏文典籍目录》(一至三)、《中国民族年鉴》(1995年至2004年)、《民族图书馆学研究》(一至九)、《中国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医典心要汇集》、《满汉西厢记》、《明海》、《莲花生大师传》、《中国民族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民族图书馆学研究文集》、《木雅贡布藏学研究文集》、《李久琦文集》、《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版本研究》等书。截至2020年12月,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30多个项目审批立项,组织完成编制国家标准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提高了基础业务工作能力。
中国民族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自1983年以来,先后举办5次民族地区图书馆馆长研讨班、进修班;主持召开15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采取多种方式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促进了民族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自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展”巡回展览5次,举办民族文献专题展览26次。
中国民族图书馆自建馆以来,致力于收藏、整理、保护、提供民族文献信息,为国家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读者提供民族文献信息服务。
引用本文:
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图)[DB/OL].[2025-05-21].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3909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