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2/5/31
[作者] 海门区图书馆
[单位] 海门区图书馆
[摘要] 海门县级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因时代变迁,屡有兴废,直至1987年重新单独建制。1991年海门县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位于海门镇解放中路,面积3020平方米。1994年海门撤县建市,县图书馆更名为市图书馆。
海门县级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因时代变迁,屡有兴废,直至1987年重新单独建制。1991年海门县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位于海门镇解放中路,面积3020平方米。1994年海门撤县建市,县图书馆更名为市图书馆。
海门市图书馆拥有馆长室、办公室、采编室、成人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多媒体视听室和科技阅览室、展览厅。海门市图书馆于1999年实现业务工作计算机管理,2008年在中国多媒体信息网上开通了网站。海门市图书馆现有藏书42万册,其中古、旧书籍4600册。工作人员13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70%以上。工作人员中有正高职称1名,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7名。全馆平均年采购新书10000余册,新书利用率75%以上,音像读物400余部(连续剧),订阅各类报刊400余种,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借阅图书12万册次,2008年添置全套《四库全书》,增加了馆藏精品图书量。2009年建成海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2010年投资50万元在成人外借室、少儿阅览室各增添借还书自动化设备1台。2011年投资9万元在图书馆大厅增添电子阅报机2台。这些设备的添置为图书馆增加了现代化气息,也更快捷地方便了读者借阅浏览。
海门市图书馆秉承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公益服务宗旨。2009年起实行全部资源免费开放,各窗口所有书刊实行开架式阅览,为广大读者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依托丰富的资源,图书馆还每年开展“红读”、“母子读书会”、“图书馆宣传周”等大量的阵地活动,举办讲座、展览,同时广泛开展延伸服务、流动服务,让服务深入基层。
海门市图书馆在服务方面有优良传统,曾由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成绩显著而受到省、市表彰,并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图书馆”称号,在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中蝉联一级图书馆。
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文化设施,海门市图书馆将以传统的文献服务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服务为主导,以文化教育服务为新的增长点,构造知识型服务体系。并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延伸图书馆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海门区图书馆新馆于2018年动工建设,2021年6月底试运行。图书馆新馆位于南部生态绿廊东侧,日新河以西,东布洲路南侧。也就是江海博物馆南面,长江路的西侧。
图书馆新馆将打造成“三区四中心”。“三区”:成为全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集聚区、先导区、示范区。“四中心”:全民阅读中心、图书文献收藏科研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图书总分馆集成指导中心。图书馆新馆总建筑1.88万平方米,共分成人馆、少儿馆、图书馆+、多功能厅、藏书区、管理办公区等六大功能区域,同时开辟海门籍著作区和古籍文献区两大特色功能。
新馆采用分体设计,将成人和儿童,阅读和活动、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等区域相对独立、开放设计,符合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广泛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各个区域内功能设置比较全面、位置和面积也比较合理,遵循开放、科技、绿色、人文等新馆建设理念。新馆总面积1万8千多平方米,其中成人馆三层,面积为1万2千平方米,少儿馆2层,面积为3千平方米。
新馆以亲切宜人的四汀宅院落空间,营造出“居家式”的书房气质氛围。整个新馆看上去既经典大气又小家碧玉,采用最新的能效提升技术、采光通风效果好。新馆绿地率31%,是海门市第一家绿化覆盖率达三星级的公共建筑。
引用本文:
海门区图书馆.南通市海门区图书馆[DB/OL].[2025-05-19].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1629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