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铎木犀轩藏书在近代藏书史、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地位突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整体归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极大地扩充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善本数量,是中国藏书文化历史性变革时期的重要事件。近百年间,学界对这批藏书的研究与利用逐渐走向深入,相关成果…[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63505
2013年4月25日,山东省图书馆召开“山东儒学文献收藏中心”建设座谈会,邀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泽逊,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程奇立、王钧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徐庆文,结合省文化厅“大师引进工…[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96222
2011年4月9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主办、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协办的“儒学知识系列讲座”,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开讲。[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29365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61周年之际,“儒学对世界的影响”研讨会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孔子第76代孙孔令和女士向国会图书馆赠送了最新修订的《孔子世家谱》。[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03674
《新唐书》由欧阳修、宋祁等人在《旧唐书》的基础上增删而成,虽然号称完备,但由于过度追求简省。实际上忽略了大量的史实。将《新唐书·儒学传》与《旧唐书·儒学传》比较发现,由于删改失当,造成许多学术史实的隐没无闻。在新修订的儒学传》中,不仅忽略了…[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28362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初着僧袍,后改儒服,援引中学解释天主教,企图融合儒耶两教。在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上说,利玛窦的贡献非凡,他不仅带来了依附在基督教上的西方文化,也传播了西方的数学…[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12262
阐述家谱传达儒学“无讼”理想,是以家庭为社会背景、以家族利益为基础、以教化为实现途径、以家法为治理手段进行传播的,并提出它传播与儒学相比,是一条非主流传播路线的观点。[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14403
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这个公共教育平台、分享社会知识资源是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保证社会各阶层获取知识权利的均等,是我们推行民主政治的体现。知识公平思想、社会求助思想在古代社会就已经萌芽。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培养和…[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19432
就现代图书馆管理而言,儒学思想给人的有益启迪是管理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应当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正确的认识人本管理思想,有效深入地树立和实施人本管理理念.对完善管理制度、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14447
推荐 儒学三论 2009/1/1
从发生学和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儒学无非就是一种东方式的知识构建体系,无非就是古今中国汉人按照自己本土的思维习惯、生活原则、情感经验所营造的一个宏大的知识库。这里面,尽管它极力崇奉“君子之道”、“天人合一”等精神理念,极力要去探究天地人“三…[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82316
文章阐述了孔氏南宗的历史渊源,江南儒学的兴起,南孔儒学与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成和拓展,提出构成一个崭新的图书馆人文精神体系,弘扬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68737
秦汉以来,岭南成为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设教立学,邦俗从化,儒学渐启。两汉之交,出现了儒学名家陈钦陈元父子,成书《陈氏春秋》及其《训诂》两书。至汉末三国间,岭南儒学一时繁荣,不但出现了以士燮和虞翻为代表的儒学研究者群体,而且出现了诸多儒学著作…[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31240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论述了馆长与副手和谐相处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对构建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0301
现代大学强调人文教育,而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以道德教育为主体的学说,能提供独特价值的人文精神资源,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源泉。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儒学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49475
深圳特区报2006年12月17日讯 历经500多年的风霜,沪上最早公共图书馆——位于上海文庙的尊经阁修葺一新而成为“儒家经典展示基地”,日前正式向公众开放。尊经阁已被确定为上海图书馆下属的“儒家经典展示基地”,为海内外儒学专家学者提供又一个…[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9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