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要为现实生活服务

2017/2/28   点击数:596

[作者] 建中读书

[摘要] 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续不断,与中国人敬畏历史、重视档案的传统有关。汤因比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风雨寒暑始终能保持同样的性格,与中国的藏书文化有关。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爱书、藏书的基因,把书看成生命中最高贵的东西。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现实生活



今天下午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数字古籍开放信息发布会,我在会上谈了一点想法,其中有关数字古籍开放意义部分如下:(数字人文部分另发)。

这次国图联合四家省级图书馆开放数字古籍意义深远,虽然数量有限,但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表明了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一种姿态,它既是图书馆服务于文化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实事过程,同时也对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开发历史文献资源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续不断,与中国人敬畏历史、重视档案的传统有关。汤因比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风雨寒暑始终能保持同样的性格,与中国的藏书文化有关。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爱书、藏书的基因,把书看成生命中最高贵的东西。典籍文献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今天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传承,而着眼点是古为今用,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发展和生活服务。所以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让文化成为可开发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城市将过去对文化遗产从保护优先向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并更加突出文化遗产作为学习和旅游资源加以充分利用的方向转变。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wrln.html